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振荡平衡实验深入研究拟除虫菊酯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五种拟除虫菊酯在土壤中均迅速强烈的吸附,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系数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离子强度和土水比均对吸附产生显著的影响,离子强度和土水比越小,吸附量越大。(2)填充土柱淋溶实验表明氯氰菊酯仅滞留在表层土壤几厘米范围内,进入作物根区和地下水层的可能性极小,对地下水几乎没有污染风险,最主要的迁移方式是在地表水中的迁移。(3)土壤降解实验表明:五种拟除虫菊酯在实验室土壤中降解较为迅速,半衰期在几天到十几天之间;野外监测数据则显示氯氰菊酯在表层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3~5天,在荔枝叶片上的半衰期在10天左右。(4)类比林冠截持降雨模型模拟农药施撒时的初始分配,参考降雨对叶面孢子的冲刷建立降雨量与农药叶面冲刷率的关系,在野外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估算降解参数,较好地模拟了单次降雨过程中氯氰菊酯的迁移与动态分布过程。(5)采用ArcGIS软件进行流域划分,根据河流出口断面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校准与验证模型,将HSPF模型成功应用于模拟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深圳西丽水库流域水文和泥沙的连续动态变化。(6)在对单场降雨模拟的基础中,进一步考虑农药在土壤各相问的分布、溶解态和泥沙吸附态农药在地表水中的迁移过程,在长时间尺度上模拟了表层土壤中和植物叶面上农药含量的变化规律,估算溶解态和泥沙吸附态农药在地表径流中的迁移通量,预测了不同施药条件下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通量和环境介质内农药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水稻杂交授粉工作都是在田间或室外(盆栽)稻株自然生长情况下,进行杀雄、授粉的。它易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限制,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异花又影响种
该文研究开发了建立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水环境数学模型,它可以真实地反映边界的形状,可以考虑河道弯曲处横向环流的影响.该文首先利用已成熟的理论方法实现了从直角坐标系
各种人类活动给土壤、水体、大气及生物圈带来严重的污染,本研究尝试从环境生物学角度,探讨植物在净化不同来源污染物中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以常年因生产钢铁而向大气中释
学位
高考试题虽年年有变,但命题“注重通性通法,渗透思想,突出能力”的基本思路不变,因此在高考备考中,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复习活动中,实现自我巩固与理解;以思维能力的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中共中央1985年一号文件)的发布和执行,标志着我国农村开始了第二步大改革。在这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宣传怎样进行?
Nine districts covering the main greenhouse vegetable areas in Tianjin Municipality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were selected for the soil investigation in 2010 to
一、高考题(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第8题)记max{x,y}=x,x≥y,y,x
期刊
迭代法也称辗转法,在计算机编程和高等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上,迭代法在解决高中有关递推数列问题时也非常的有用,是化归思想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在新课标将数学归纳法纳
根据给出的特定条件确定函数图象和给定函数图象确定函数解析式或解析式中的参数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已成为必考题型,它既能考查对函数性质运用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综
全新世陆地植被演化以及火历史记录对于更好地开展全球变化、生态环境重建和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篇硕士论文选择了位于黄土高原南缘关中盆地2个全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