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肽片段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以蜂毒肽(melittin)C-端15肽片段Mel(12-26)为模板,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短缺肽段以及反序肽段.考察了这些多肽的溶血活性和抗菌活性,讨论了多肽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应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这些多肽和磷脂膜的相互作用.该文所合成的系列多肽的溶血活性大大降低,而基本保留了抗菌活性.多肽抗菌和溶血的机理并不相同,有希望开发出高抗菌活性、低溶血活性的melittin类似物制剂.去除了Gln的反序肽以及更短的反序肽可以成为新的、氨基酸残基更少的模型肽.分别用K-D<,(average)>值和Rt值作为多肽疏水性的量度考察了多肽疏水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Mel(12-26)系列多肽溶血和抗菌活性与肽段疏水性的规律性一致,即肽段的疏水性是其发挥溶血和抗菌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用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多肽在不同介质中的构象变化,当多肽在疏水性环境(模拟疏水性的细胞膜)中时,将尽可能采取α-螺旋结构.应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所合成系列多肽与磷脂膜的作用,测得的磷脂/肽临界摩尔比与多肽生物活性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证实了多肽的抗菌和溶血活性主要源于多肽与不同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的作用.
其他文献
硅可以吸收从紫外到近红外波长范围的光子,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转换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化学分解水。而一维硅纳米线(SiNW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与体硅相比,能有效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水域不断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
近年来,新型结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已成为配合物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配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样、奇异迷人的框架结构,在催化、磁性、微孔材料、非线性光学和生命科学
含氮杂环类配位聚合物不仅拥有新颖独特的骨架结构,而且在荧光探测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利用含氮杂环类配体成功合成了九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
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取无水稀土溴化物LaBr3、GdBr3和LuBr3。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与铝粉及溴单质直接进行反应,可得到LnBr3与Al2O3的混合物,当铝与溴过量时,铝与溴生成AlBr3,在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