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总是如影相随,怎样有效抵御灾害、促进社会稳步发展,是人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永恒课题。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本土社区或民族地区有关防灾减灾的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它们依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往往是实施区域灾害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玉树地区藏民族对自然灾害的民俗文化丰富而多样,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理解与应对自然灾害。 本文从民俗学为研究视角,打破了多自然科学对灾害管理的研究,采用跨学科方法,研究民俗文化与区域灾害管理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民俗文化与灾害管理关联研究的理论,进而发现尊重民俗文化的灾害管理实践方式。研究表明,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产生的藏族传统民俗文化,构建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时空系统,来满足人们在特殊居住环境以及危机状态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些隐含着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使藏族传统文化至今充满魅力,也为今后的现代化政府主导的灾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应用,是应予以关注和传承的宝贵的乡土文化遗产。同时,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的适应性也不能仅仅依赖于牧民自身的知识与社区层面的资源管理机制,只有牧民,基层政府部门,科研工作者,国家政策决策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力量都积极参与进来,才可有效提高藏族民众的灾害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