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喉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对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不同分期的喉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青海省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耳鼻喉科所诊治的52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在32岁至8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60.01±3.67)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51±0.26)年。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有2例患者为声门下型、37例患者为声门型,13例患者为声门上型。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与手术方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喉全切,占所有病例的17.3%;有43例患者为部分喉部切除,占所有病例的83.2%,其中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有27(51.92%)例,次全喉切除术的有16(30.76%)例,手术完成后,本组5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局部并发症,其中有4(45.45%)例患者为咽瘘,次全喉中发生4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咽瘘,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8,表明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喉次全切术后更容易发生咽瘘,2(27.27%)例患者为切口感染,次全喉中发生2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感染,通过统计学分析,P=0.096,表明现有资料还不能说明肿瘤手术方式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2(27.27%)例患者为进食呛咳,次全喉中发生2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呛咳,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7,表明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喉次全切术后更容易发生呛咳,4(45.45%)例患者为颈部皮瓣尖端坏死。并发症率为21.15%。手术完成后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通过门诊复诊患者、查阅住院病史资料、电话询问随访、计算机查询户口等方法完成随访。以手术日为起点,全部病人随访3年。其中有4例患者失联,共有48例患者存活,1年存活率为92.31%。手术后2年共有45例患者存活,术后2年的存活率为86.54%。手术后3年共有35例患者存活,术后3年患者的存活率为67.31%。其中临床分期Ⅰ期患者有19人,占36.4%,3年后存活17例,死亡2例,其中临床分期Ⅱ期患者有14人,占26.3%,3年后存活10例,死亡4例,其中临床分期Ⅲ期患者有8人,占14.8%,3年后存活2例,死亡6例,其中临床分期Ⅳ期患者有11人,占22.5%,3年后存活6例,死亡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9,表明肿瘤临床分期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结论:本组资料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75.8%,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5.3%、79.8%和72.8%。肿瘤临床分期越高,患者术后越容易并发咽瘘、呛咳,3年生存率越低。次全喉手术易发生术后咽瘘、呛咳。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术式选择不影响术后感染率。应对喉癌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准确评估肿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倡导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