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溶剂热法合成CuInS2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CuInS2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现状,系统的介绍了其晶体结构、电学、光学特性及其薄膜制备方法。研究了乙醇溶剂热法制备CuInS2的技术条件,采用浆料涂覆法制备光阳极,并研究其光电转换性能。  以CuCl2、InCl3和CH4N2S为原料,乙醇为反应溶剂,系统地探讨了CuInS2粉末的合成条件,并借助XRD、SEM、ED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元素比及光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CuCl2、InCl3、CH4N2S的摩尔比为1︰1︰4(其中CuCl2的浓度为0.0375mmol/ml)、填充度为80%时,在180℃下密封反应10h,得到(112)晶面择优生长的纯黄铜矿结构CuInS2。SEM和EDS分析表明,产物由光滑球形颗粒和粗糙球形颗粒组成,颗粒粒径为几到十几微米,两种颗粒表面的Cu、In、S原子比分别为1.28︰1︰2.19和1.35︰1︰2.14。其光吸收谱范围为350~800nm,禁带宽度约为1.48eV,光电转换效率为0.45%,短路电流密度为2.29×10-3A/cm2,开路电压为0.61V,填充因子为0.211。  研究了不同Cu/In原料配比下合成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当Cu/In比从0.8到1.5顺次增大时,产物均为纯黄铜矿相,Cu/In比为1.0时产物的结晶程度最好。SEM测试结果表明,粗糙微球表面形貌随Cu/In比增大变得杂乱。EDS分析表明,当原料Cu/In比为0.8和0.9时,产物表面的原子比基本符合CuInS2的化学计量比;当Cu/In比大于1时,产物表面的原子比偏离化学计量比程度趋于增大,并且粗糙微球表面偏离更加严重。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Cu/In比增大,合成产物的禁带宽度呈减小趋势。光电转换性能测试表明,Cu/In比为0.8、0.9时产物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分别为0.82%和0.8%;当Cu/In大于1时,产物的光电转换效率显著下降,并且随着Cu/In比的增大,产物的光电转换效率递减,这可能与合成产物中元素比偏离化学计量比的程度相关。
其他文献
学位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是两种非常重要的酚类化合物,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照相、橡胶和食品等工业中可用作显影剂、阻聚剂、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可用于合成医药和染料等,但由于
母亲的包袱里至今还保存着几幅狮子剪纸的底样。那些憨态可掬的狮子虽被层层包裹在密实的包袱中,置身在厚厚的书页里,却仍是一副呼之欲出的样子,似乎一打开书页它们就真的会奔跑出来。  每年的冬闲时节,母亲都会和老村的婶子大娘们一起,用白麻纸衬着剪纸底样剪出一幅幅狮子图,然后从大队部找半瓶墨汁,将狮像染成黑色,再用烟盒的金铂纸和各种花花绿绿的彩纸贴在狮子剪纸背面,于是一幅幅生动、活泼、充满节日喜气的狮子剪纸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及催化性能在医药生物、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及能源催化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围绕如何构建功能型的纳米材料展开,
干式不饱和聚酯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CTI值高,耐热,阻燃,制件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连接器、继电器等新型低压电器元件。而国内现有干式不饱和聚酯塑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