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平井蒸汽吞吐是开发稠油油藏的有效手段,然而底水的存在会导致水平井过早水淹、油藏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因此研究稠油油藏注汽吞吐过程中底水水窜的识别特征,分析水窜波及范围和水窜强弱程度的影响因素,优化底水水窜治理措施对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场的储层物性和流体相渗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分析线性水淹,点状局部水淹及多点水淹见水方式下的含水率及水油比变化规律,可用来识别现场的水窜模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数值实验,分析了水窜波及范围和水窜强度的影响因素。基于蒸汽吞吐的特点和底水的渗流规律,建立耦合数学模型预测开发过程中的水平井见水时间,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对氮气抑水和氮气泡沫抑水措施进行参数优化,为现场治理水窜提供指导。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油藏的水窜规律,点状见水方式下含水率在各吞吐周期的稳产阶段呈缓慢增加趋势。线性见水方式下的含水率在极短时间内增大到较高水平并保持平稳。多点见水方式下含水率以较大的速度增加,后增长速度逐渐变小;底水波及范围研究表明,物性的非均质性和避水高度对底水波及范围较大;水窜强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质因素中纵向渗透率及水体大小对水窜强弱程度影响最大;注采参数中对底水窜流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注汽强度和排液量。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可用来快速预测现场水平井见水时间。按照优化的抑水方案,现场的水淹井周期采油量得到显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