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分析并论证了新加坡华文补习学校近十年来的现状。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蕞尔小国,其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性。在新加坡,语文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它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贯彻“国家议程”(National Agenda政府发展国家全盘的计划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9年人民行动党开始推行双语政策至今,英语在教育上成为所有科目的教学媒介语,同时是社会的顶层语言,而华语只是作为华人必修的母语科目,沦为巴刹用语。1984年,新加坡的华校正式寿终正寝。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化的局面,使得华文在新加坡又有了新的生命力,教育部重新检讨教育制度,扩展华文用途,培养华文精英。华文变得越来越重要,华文补习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越办越多。本文以新加坡的华文政策及华文教育制度为出发点,分析华文补习学校的生存空间及性质,从类型着手,阐述华社自助理事会和人民协会下属的华文补习学校机制,以及以汉语文中心和东方教育社为研究对象的私人华文补习机构,主要分析其在新加坡的地理分布、市场定位,华文补习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运作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