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影响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变化的因素.结论:(1)自动思维的得分随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而变化,具有状态性特征.(2)抑郁症患者“自责、解决问题”这两种应付方式随病情变化而变化,治疗后较少采用“自责”,较多采用“解决问题”,这两种应付方式具有状态性的特征;而较少采用“幻想、合理化”这两种应付方式则具有跨情境稳定性,可能为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的一部分.(3)好转、未婚、低文化程度、青年、双相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情绪集中应付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虚拟社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教育虚拟社区的构建理论、教学机制、现状调查等相关研究已逐步完善,开始步入教育虚拟社区伦理研究之途。前期研究表明,教育虚拟社区
首先,该文以历史综合的方法,概括与评述了唐朝中央官学从兴盛到废驰,再由重振到彻底衰落到四个历史阶段,在叙述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侧重于分析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历史原因,并
该研究又顺应"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趋势,旨在探讨中国父母的惩罚方式及其与子女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编制父母惩罚方式问卷,揭示父母惩罚子女的现状;运用惩罚的理论分析父母惩
该文通过四部分内容阐述了人本主义学习论的现当代价值蕴含:第一部分我们简要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中心主张,树立了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及人本主义学习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