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Reproduction of Xu Yuanchong's "Three Beauties" in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承载体,而诗歌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脱离了语言和技巧诗歌就不存在了。古人有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作诗的辛苦。对译者而言,难度就更大了,伟大翻译家严复曾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讲的就是翻译工作的无比艰辛。译事难,译诗更难,不仅要译出“信”的内容,更要体现“达”和“雅”的艺术美感。古往今来,研究诗歌翻译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分别是格律诗体派,自由诗体派和仿译派。本文主要研究格律诗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思想“三美论”在《毛泽东诗词选》英译本中的运用。   毛泽东即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其中多篇家喻户晓,广为传颂。这些诗歌早在上个世纪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国外介绍毛主席的诗歌艺术和政治思想及其中国文化。在几十种译本中尤以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堪称经典。许渊冲先生以再现原诗“意美、音美、形美”为己任,以诗译诗,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本论文从许渊冲“三美论”的翻译观出发,以其所译的《汉英对照毛泽东诗词选》为例本,分析许先生在翻译毛泽东诗词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归纳出其为实现翻译目的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一方面从自然形象、人文形象和蕴含寓意赏析译本传达的意美,从节奏和韵律上倾听译语的音美,从译文的外表对称性上看其形美。另一方面也对许译的不足稍加点评,提出作者的看法。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三美论”的实质是什么?   2、许渊冲先生如何在诗歌翻译实践中实现了三美?   3、毛泽东诗歌有什么特点?   4、诗歌翻译究竟应该走那条路?   综上所述,诗歌是可译的,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可以使中国诗歌文化的精髓流传下来,以诗译诗是可行的,“三美论”沿袭了严复先生“信达雅”的精髓,与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许渊冲先生用自身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他的《毛泽东诗词选》英译本再现了原诗大气的措辞风格,壮观的意象美,优美的节奏韵律,以及独特的形式美,给我们研究诗歌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三美论”不仅适合于指导毛泽东诗歌的翻译,也同样适合翻译所有的诗歌体裁的作品。
其他文献
《夜色温柔》这部最能体现爵士时代悲剧命运的小说历经了九年的创作历程。自小说发表之后,评论界对它的反映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的。有些评论家因为小说的时间顺序和过于自传性的
词汇和词汇教学正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再次关注。从词汇来说,词汇知识是一个有着多个层面的复杂体,二语学习者需要了解词汇知识的多个方面才能叫做掌握一个词。词汇深度知识
伊迪丝·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于1920年出版的《纯真年代》获得了1921的普利策小说奖,被许多评论家视为伊迪丝?华顿最为优秀的作品.这部小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