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存牙髓活力是临床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牙髓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损伤修复能力较弱,传统的氢氧化钙等盖髓材料均不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甚至对牙髓组织有一定的损害。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牙髓修复主要是由生长因子及胞外基质成分组成的信号调节系统作用于成牙本质细胞并诱导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钙化封闭露髓孔,隔绝外界刺激,修复牙髓组织。并由此提出了通过加入外源性生长因子来解决牙髓损伤修复这一难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目前最常用作盖髓治疗的几种生长因子,研究表明:BMP-2有诱导细胞分化的能力;TGF-β1有刺激细胞增殖、分化和促进基质分泌的作用。这些研究为牙髓损伤修复治疗的发展带来了一线曙光。但终因外源性生长因子的排异反应和各种生长因子的加入比例、结构等问题的存在,无法取得进一步进展。本研究希望通过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自身复合生长因子,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牙髓成纤维细胞附着和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自身复合生长因子应用于牙髓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将PRP应用于动物盖髓实验,从组织学方面探讨自身复合生长因子应用于盖髓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和应用方式。本研究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富血小板血浆对牙髓成纤维细胞附着、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二次离心法提取狗血浆中的PRP;利用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培养狗牙髓成纤维细胞;利用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PRP释放的自身<WP=4>复合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牙髓成纤维细胞附着和增殖的影响,以探讨自身复合生长因子应用于牙髓修复治疗的可行性。结果:体外原代培养的狗牙髓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在附着实验中,5%PRP组所测得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在增殖实验中,各不同浓度PRP组所测得的平均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RP对牙髓成纤维细胞附着和增殖有促进作用。第二部分:富血小板血浆盖髓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两条狗的50颗牙齿为实验牙,对实验牙齿进行人工穿髓,制造牙髓损伤模型,然后单独应用PRP或将PRP与Dycal或MTA复合进行盖髓治疗,并设Dycal盖髓组和MTA盖髓组作为对照,各组盖髓后用玻璃离子充填。盖髓3个月后处死动物,将实验牙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以修复性牙本质桥的形成作为观察的指标来判断牙髓修复的效果。结果:MTA与PRP复合盖髓组中全部10例标本均可形成完整修复性牙本质桥;Dycal与PRP复合组1例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PRP组所有标本中均未见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对照组中Dycal组3例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MTA组中6例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结论:由以上结果发现PRP与MTA复合盖髓具有良好的牙髓修复效果,但PRP不宜单独作为盖髓剂用做牙髓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