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药效学过程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杠板归药材为多年生蔓生草本蓼科蓼属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传统上主要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抗化学性肝损伤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功能,但是,其发挥功效的具体过程和分子机制均不清楚。本论文在中医五行学说及脏腑理论指导下,选择小鼠肾、肝、心三个重要器官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结合现代药理学技术,进行系统的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药效学过程评价研究,充分弄清其发挥功效的具体过程。并基于传统靶标和脂质组学技术对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阐明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为科学认识杠板归药材提供科技支撑。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药效学过程评价研究采用KM雄性小鼠每3天腹腔注射1次4%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进行肝损伤造模,造模一直持续至实验结束。造模2周后,阳性组和给药组分别按10 ml·kg-1灌胃体积每3天1次灌胃联苯双酯悬浮液和杠板归醇提物混悬液。空白组腹腔注射、灌胃和模型组灌胃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分别在给药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以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血清AST、ALT、LDH活性和BUN含量为指标,并对肝、心、肾组织病理形态进行观测,以此对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药效学过程进行评价,并揭示肝脏对其上下游器官——心脏和肾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板归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细胞的损伤,减少肝酶的释放,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肝酶活性,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表现出显著的肝保护作用。随着杠板归醇提物给药时间增加,CCl4对小鼠肝脏的损伤程度轻微加重,未见大幅度增加,这可能与造模注射时间间隔和小鼠自愈能力有关。对比不同给药时间节点的杠板归给药组发现,随着给药时间增加,杠板归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保护能力加强,其药效大致与杠板归给药时间呈正相关。药效过程为杠板归给药1周后开始有调节趋势,但尚未发生显著性改善;显著性改善肝损伤的药效发挥时长为给药2周;给药3周时杠板归护肝作用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给药4周时杠板归药效较给药3周没有显著提升,药效趋于稳定,仍然维持在较好水平。心脏和肾脏作为肝脏的上下游器官也受肝损伤的影响,受影响情况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和损伤时间有关,模型组小鼠心脏和肾脏在给药2周后才发现明显损伤,阳性组和给药组小鼠可能由于对肝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使肝损伤维持在一定水平,并未持续加重,因而使阳性组和给药组小鼠心脏和肾脏并未严重受损。基于传统靶标的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以上述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节点小鼠肝脏中SOD、GPS-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杠板归醇提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与提高抗氧化系统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密切相关,杠板归给药2周后,给药组小鼠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和GPS-Px活性显著增强,在给药3周后护肝作用达到最佳,给药4周护肝作用趋于稳定。基于脂质组学的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采用UPLC-Orbitrap/MS技术对上述实验动物不同时间节点小鼠肝、血、心、肾中脂质含量情况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性肝损伤主要与甘油磷酯代谢紊乱有关,其次还受鞘酯代谢和甘油酯代谢影响。通过对杠板归给药4周时,杠板归给药组对空白组与模型组的显著性差异脂质分子的调节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经杠板归给药后,给药组大部分脂质呈现出向正常水平转变的趋势。化学性肝损伤机制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有关。选用给药疗效良好且稳定的给药4周脂质数据进行杠板归抗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肝脏中89种脂质分子表达量水平有明显变化。经杠板归给药后,PC(18:0/20:3)、Cer(d18:2/16:0)、PE(18:2/22:6)、PE(19:0/22:6)、CL(18:2/18:2/18:2/18:2)、PI(19:0/20:4)、PIP(54:6)和SM(d41:1)8种脂质分子含量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结果表明,杠板归提取物能有效改善化学性肝损伤,显著改善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异常,尤其是对甘油磷脂代谢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因此,推测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酶活性的调节可能是其作用机制,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给药4周小鼠肝脏、血清、心脏和肾脏的显著性差异脂质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3种共同的代谢途径。其中,代谢途径的影响值Impact>0.1的只有甘油磷酯代谢。因此,肝脏上下游器官(心脏和肾脏)可能是由于肝脏甘油磷脂代谢异常,信号分子通过血液传递到心脏和肾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脏和肾脏的甘油磷脂代谢,使其代谢紊乱。所以这可能就是肝损伤后,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药物干预改善肝损伤后心脏和肾脏也相应得到保护的原因。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具有同相输出和不同功分比的平衡至单端式功分器。该功分器由±90°和180°传输线以及一个电阻构成,能够实现对差模信号的不同功率分配。其电路参数通过S参数的约束条件进行求解。为了减少尺寸并增大最大功分比至11.6:1,提出了两种耦合结构来实现-90°传输线结构。最终设计了功分比为1:1和7:1的两种原型,最小插入损耗为0.3 ~ 0.4 dB,并与现有设计进行了比较。实测工作带宽(|Sdd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许多文人都在此留下以旧居为代表的生活印记。这些建筑饱经岁月的洗礼,却在人们的追忆中反映出那时那刻的文化现象。以李渔的芥子园为例研究南京文人旧居,我们不仅可以探讨其与文人作品之间的关联,同时对文人旧居的复建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从而有助于当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目的探讨填充明胶海绵碎粒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的作用。方法采用PKP治疗80例OVCF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填充明胶海绵碎粒将患者分为明胶海绵组(PKP术中灌注骨水泥前填充明胶海绵碎粒治疗,40例)和对照组(PKP术中常规灌注骨水泥治疗,4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压缩程度、伤椎Cobb角
跳绳运动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而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改良的体育活动。相较于传统的跳绳活动,花样跳绳更具有新颖、便利、灵活、观赏、娱乐等一系列的优点,更能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加大花样跳绳对于小学生的积极作用。
以移动网络、社交媒体、智能技术为主的新媒介革新,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悠久、类型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何通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如何看待多维传播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困局及其与坚持文化自信的必然联系,深入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新路径。
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市场动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之间的衔接度,确保二者步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档案的信息载体作用,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入手,探究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可行性策略,为广大从业者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实践证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近几年淄博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做法,期望可以对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随着工业物联网逐步走向成熟,数据成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因素。数据驱动的工业系统从终端和其他业务系统收集数据,加以分析和优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劳动力。想要做出可靠的生产和业务决策,系统内部和跨系统工业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拥有以分布式方式来维护数据的加密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因此,利用区块链对工业系统进行数据问责验证是很自然的。在工业物联网场景中,对于跨系统的数
为了科学的评价和保护造礁石珊瑚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采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尖边扁脑珊瑚微卫星序列,设计合成18对微卫星引物,使用这些引物对尖边扁脑珊瑚、精巧扁脑珊瑚、角蜂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4种造礁石珊瑚群体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尖边扁脑珊瑚微卫星文库,挑取克隆328个,经菌液PCR检验,其中88个为阳性克隆。经测序18个含有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12个(66.6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照顾者获益感、照顾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肺癌患者照顾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阅读疗法。干预前、干预5周及干预9周分别采用照顾者获益感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照顾者获益感、照顾负担以及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