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对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依据北京地区自然环境中混凝土的服役特点,即北京地区混凝土构件主要经历的劣化因素为碳化及冻融循环。混凝土构件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浇筑,在春季和夏季经历碳化,在冬季经历冻融循环。实验顺序是碳化后进行冻融循环。在冬季铺洒除冰盐来减少积雪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混凝土设施的部分位置经历盐水条件下的冻融循环。以普通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及粉煤灰与引气剂双掺四类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再经历多种劣化作用后分别测试混凝土的宏观指标和微观参数,对比分析碳化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碳化能够减缓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损伤速率,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以损伤系数、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含气量、碳化环境、碳化时间、冻融循环环境及冻融循环次数建立耐久性预测模型,通过本研究的数据验证,模型适用于碳化后混凝土再次经历冻融循环试件的动弹性模量的预测。通过测试混凝土内部的微观构造可知,掺加粉煤灰使得混凝土内部的<8nm级的孔径增加,275nm~2000nm级孔径略有减少,掺加引气剂使得混凝土内部的275~2000nm级的孔径增加幅度较大,其他尺寸孔径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碳化后8~40nm级孔径增加幅度较大,40~80nm级孔径含量减少的幅度较大。相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条件下,碳化后混凝土内部孔径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混凝土内部微观参数与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的相关性可知,分形维数、中值孔径(面积)及孔隙率的变化趋势与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以分形维数、中值孔径(面积)、平均孔径及孔隙率与动弹性模量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本研究测得数据验证,模型适用于通过微观参数预估混凝土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在本研究对于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混凝土基础设施的耐久性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以微观构造预测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国内外乳化油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了乳化柴油应用中所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以乳化油的掺水比例、乳化剂的添加量和
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的抗沉性原理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拟的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了散货船破舱进水模拟系统。 文中首先介绍了散货船运输的现状,阐明了散
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振华重工)动力定位工程船30t主动波浪补偿克令吊为例,详细介绍了波浪补偿液压二次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算法原理。液压二次控制系统和智能控
定制型装备制造企业由客户订单驱动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过程充满随机因素,如各时段订单需求数量和规格的不确定性、产品返修、设备故障等。同时,越来越紧的客户交货期向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订单需求变化、交货期、投资成本等因素的多重约束下,企业普遍需要对加工设备和buffer容量进行优化配置,力争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成本满足不确定环境下的各种生产所需。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背景,研究flow-sho
运木船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船舶初始状态满足各项要求时,由于其舱室数目很少,如果发生破舱进水,则会对船舶造成很大威胁,其在进水过程中的最终状态决定了船舶在装运木材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