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评价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依据2003年《英语课标(实验)》的指导精神编写,于2004年初审通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PEP)出版发行,至今已有十六年的历史。研究者们以《英语课标(实验)》为评价标准从多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而最新版的《英语课标(2017)》已经颁布实施,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都作了调整和更新,尤其是对教材的文化知识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要求,依据《英语课标(2017)》对教材的文化内容展开新一轮的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教材提供的文化知识内容是否能够达到《英语课标(2017)》的要求?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5册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文本分析以教材1-5册共175篇阅读和听力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最新版《英语课标(2017)》的要求将其中的文化知识分为八大类,逐项评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与《英语课标(2017)》的相应要求是否匹配。问卷调查以云南省丽江市某高校2018级27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模型的指导下,从知识、态度、技能和文化批评意识四个维度调查教材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未能完全达到《英语课标(2017)》对文化知识内容的要求,尤其是与英美等国主流体育运动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教材中十分欠缺,反映中外主要文化习俗和禁忌的内容也较少。(2)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总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在不同维度上没有达到平衡。教材在态度和意识维度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在知识和技能维度上还有提升空间。根据上述结论,研究者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教育部门应依据《英语课标(2017)》的最新要求尽快对教材展开修订。其次,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响应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
其他文献
银川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园区是银川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其建设发展离不开
随着激素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中的广泛应用,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2]。笔者对多发性骨髓瘤化
期刊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本人的硕士翻译作品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该书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直方图匹配方法的匀色处理技术,该匀色算法比传统直方图匹配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并且可以有效减少直方图匹配过程中灰度级合并的问题。采用该方法对多时相、异源遥感影像进行匀色处理,无需手动设置参数,可以实现大批量的自动化处理,在自然资源调查、应急救灾、测绘地理信息、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G的一个E-全染色是指使相邻点染以不同颜色且每条关联边与它的端点染以不同颜色的全染色.对图G的一个E-全染色f,一旦■u,v∈V(G),u≠v,就有C(u)≠C(v),其中C(x)表示在f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