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13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以及所摘除髓核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因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2000年~2004年间,13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施行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从性别、年龄、职业、突出部位、体重指数(BMI)等记录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龄分布:16~30岁25人,31~40岁40人,41~50岁45人,51岁以上21人;职业分布:重体力劳动者32人,中体力劳动者17人,轻体力劳动者17人,脑力劳动者22人;腰椎间盘突出间隙分布:L4/5间隙76例,L5/S1间隙53例,L/4/5/S1间隙5例;体重分布:体重正常者29人,体重超重者23人,体重肥胖者25人。(2)按照年龄,将114例髓核标本分为A、B、C、D、E五组。20岁以下4例,为A组;21~30岁21例,为B组;31~40岁32例,为C组;41~50岁40例,为D组:51岁以上17例,为E组。髓核标本经过10%中性Formalin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日产01ympus B×20型光学显微镜观察突出髓核的纤维化程度及软骨样细胞增生程度。每张切片随机选5个显微镜视野,计算软骨样细胞数目及髓核纤维化部分面积的平均数。 结果 (1)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31~50岁,占64.89%,尤以41~50岁年龄段多见,占34.35%,26岁以下21例,占16%。(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重体力劳动者及脑力劳动者多见,重体力劳动占37%,脑力劳动占25%。二者共占62%。(3)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L4/5最多见,占58%,其次为L5/S1,占42%。(4)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体重超常者,本组超重加肥胖者占62%,正常体重者占38%。(5)有损伤史者占41%,无损伤史者53%。(6)随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