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鹭洲位于吉安城外赣江之上,取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之意,故名。南宋淳祐年间,江万里创建书院,至今仍以昂然之资屹立于白鹭洲之上。书院在长达七百年的办学历史上几经沉浮,屡废屡兴,凭借其极富特色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学礼祭祀,取得了不菲成绩,培养大批仁人志士,造就一方文化热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辉煌成就,促使庐陵地区成为“文章节义之邦”。书院办学最大的倚仗是稳定的经济来源,由此书院得以长久稳定的发展。书院最重要的收入来自学田,通过出租学田获得地租,保证书院的正常运行;其次,书院还购置店铺、池塘、宅基地等固定资产交由善于经营之士绅,获得租金收入,补充办学经费。第三,书院将多余资金交由“盐埠”经营获取利息收入;此外,士绅捐输也是书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办学经费充足的基础之上,书院在山长、教师的选拔上执行严格标准,以丰厚的“束脩”聘请有识之士任教于书院。学生的“膏火”也相当丰厚,同时也通过严格的考勤、考试制度保证学生“日有所得”,避免了“吃空饷”现象的出现,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着力为书院构建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书院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讲授为基本模式,辅之带有学术性质的讲会,两种方式相辅相乘,为书院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并以优厚待遇聘请教师讲授儒家经典,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制定各项学规约束生徒行为,意图通过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固定时间通过课试来检验教学成果,以激励书院学生奋发向上。书院祭祀活动也是书院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书院祭祀礼仪于史料中所见多为释奠、释菜两种。祭祀对象随时间演进逐渐呈现出多元趋势,人数、规模都越来越大。祭祀所体现的功能也逐渐完善,在社会教化、砥砺品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藏书是书院“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之一,为书院师生提供重要的知识来源。同时,书院藏书也是古代藏书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各地书院均将藏书视作书院日常重要工作。白鹭洲书院从创建开始就十分重视藏书事业,设立“书仓”存放书籍,并安排专人管理。通过朝廷拨款、士绅捐输、自行刊刻等方式扩大自身的藏书数量,很快书院藏书就达到了相当规模。但书院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频繁了水灾、兵祸、火灾,屡屡被毁,其后又多次重建。书院藏书也在这些灾祸中多次被毁,在曲折发展过程中书院藏书依然取得了一定成就,藏书名目见于清朝书院山长刘铎所著书院志,后因战乱原因,白鹭洲书院藏书大多未能保留下来,成为书院研究一大憾事。综观古代社会,随着书院影响力不断增强,书院功能趋于多样化。书院通过儒学教育中“修身齐家”“忠君爱国”等思想的传播及与地方士绅、官员的互动,成为了沟通民间与官方的桥梁,具有了社会控制的功能;通过开坛讲学传播正统儒家思想,具有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此外,书院为维护自身运转,不可避免的会与所在地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通过学田院产的购置经营、多余资金的利息收入及书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成为活跃地方经济的重要因子。由此,书院所具备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开堂讲学、培育人才,因其与地方社会的积极互动而受到国家机器的重视,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