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类旁通——谈视觉设计融通旁类学科的三种方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触类旁通这种思维方式,本文提出视觉设计融通旁类学科的三种方法,图似、图式、图释:图似,即对形的运用,替换改变元素的外在形态;图式,即对骨的把握,抽取借鉴元素的构成模式;图释,即对神的领悟,参悟诠释元素的内在哲理。 这三种方法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升华至感性参悟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创造方法。文章以本学科和心理学、创造学、美学、数学、汉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论述了这三种方法的科学性,并在阐述视觉设计与数学,视觉设计与汉字学的联系实例时,论证了这三种方法的可行性。全文从实例和理论两方面入手,逻辑严密地证明了文中的论点——视觉设计融通旁类学科的三种方法,图似、图式、图释是科学便捷有效的创意手段。同时,文中展望了本论题的延伸性,因为这三种方法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视觉设计与其他旁类学科的联系,以此开拓视觉设计的创意空间和表现形式。 文章具体构架为,第一章:序论,提出视觉设计融通旁类学科的三种方法;第二章:视觉设计与数学的联系——图似,融通数学图形、图式,融通数学公式、图释,融通数学原理;第三章:视觉设计与汉字学的联系——图似,融通汉字图形、图式,融通造字模式、图释,融通文字游戏;第四章:结论,提倡设计师要“图谋不轨”并进行总结性论证。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审美欲求的多元化,中国历史剧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巨大转变,形成了由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嫁接形式——古装历史剧。与传统历史剧相比,古装历史剧在题材、
该文以人类服装中最细微最常见的褶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褶皱的物质形态、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等几方面的论证,阐释褶皱的物质形式与精神内涵之间的特定关系;通过对
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纯粹站在女性情感经验角度来探寻、挖掘女性意识的作品鲜有。自中国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影坛呈现男性电影导演一统天下的局面。国情加上自身的性
建筑是平衡自然特性与人性需求的艺术,是民族思想、价值观念的物质再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受华夏千年文明润泽而成,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人对建筑空间的各类思考,更是华夏文明传承千
戏剧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还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许多剧种,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稀有剧种的生存状态每况愈
西方学者的论述表明休谟的哲学、美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我国对于休谟美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有人认为休谟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是前后矛盾的,休谟将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