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创作风格特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xzc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体裁范畴中,交响曲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表现体裁之一。交响曲(Symphony)是交响音乐中最大型的管弦乐套曲。交响音乐是一个包括多种体裁形式在内的庞大体系,除了交响曲(交响乐)之外,协奏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序曲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成员。每当人们提到交响音乐时,这些体裁形式都是绝对不容被分割掉的。二十世纪早期,交响曲传入中国,一些专业的音乐家开始对交响曲的创作进行尝试。解放后,作曲家们尝试将这种西洋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语言相结合,来表现时代特征及人民思想情感的作品。正是当时的需要,一批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精神极强的民族交响乐作品诞生了蒙古族作曲家永儒布,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巴彦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指挥家。其作品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多以蒙古族风格音乐作品创作为主。在交响乐创作上,永儒布是一位专注于蒙古族风格交响乐创作且成就卓越的代表人之一。他为了使蒙古族风格交响乐创作能与国内、国际音乐创作接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身为一名蒙古族作曲家,广袤的科尔沁草原,浩瀚如海的科尔沁民歌赋予他创作的灵感,他采用西洋传统和现代的作曲技法,将蒙古族元素融入到交响音乐作品中,使交响音乐注入了蒙古族民族的色彩,将蒙古族的交响音乐推向一个新时代。本选题立足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的音乐分析,从交响乐创作角度入手,以作品为例,分析其音乐主题元素、和声、曲式、配器、织体等创作手法,归纳总结作曲家的民族交响曲的创作风格。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建设项目的日益庞大 ,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其中技术协调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作者借鉴中外有关论著 ,结合自己在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写就
期刊
我国传统壁画遗迹无论从保存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分化。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壁画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而南方多为清代以后且损毁严重。这就令研究南方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