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度可调微定位平台自抗扰控制策略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微纳加工制造成为众多半导体器件制造企业的重大需求。微纳精密电子制造产业是我国综合制造能力迈向新时代的关键一步。基于柔性机构的微动定位平台作为微纳加工制造装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因其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定位运动台、微操作器、原子力显微镜等诸多领域。由于压电陶瓷的位移受其长度的限制,为了延长压电陶瓷的行程范围,人们开发了各种放大机构。利用放大机构,虽使压电陶瓷所采用的机构的行程范围有所提高,但仍被限制在微米级。因此,音圈电机被提出作为大行程应用的替代方案。由于VCM的驱动力较小,机构通常设计为低刚度,这也导致了较低的谐振频率。高频、大行程是主要设计目标。然而,频率和行程是基于柔性机构的相反性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刚度可调微动工作台,利用调节机构调节既可以提供大行程又可以提供高谐振频率,以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特别是可变频率操作)。其次,由于柔性铰链是微动平台的主体部分,中挠度或大挠度下轴向载荷引起的非线性变形问题常常被忽略并且对柔性铰链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立足于所提出的刚度可调微动平台柔性铰链的设计,给出柔性铰链的非线性挠度的解析解,并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刚度可调微动平台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载荷和挠度的非线性关系。由于柔性铰链在产生大变形时,刚度呈非线性变化。因此,这种大变形下的非线性系统对控制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在不依赖数学模型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实现对大变形下的微纳定位平台的控制。而在实际工况下,由于音圈电机内部参数发生波动,或微定位系统受到工作环境的干扰,必定会加重自抗扰控制器ESO的补偿负担。因此,本文根据自抗扰控制不依赖亦不排侧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柔性铰链微定位平台动力学模型补偿的自抗扰控制器,将系统获取的部分已知模型补偿到状态观测器中,以此来降低观测器的估计负担并提升控制性能。最后,搭建刚度可调柔性铰链微定位平台实验装置。分别验证上述所提出的观点。第一,通过动态分析验证刚度可调微动平台结构的频率调节范围;第二,将柔性铰链理论设计与轴向载荷引起的变形实验结果对比验证理论设计的准确性。第三,搭建传统ADRC和模型补偿自抗扰控制器,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相变蓄热技术已成为电池热管理(BTM)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满足工程应用需求,通常在相变材料中(PCM)加入高分子组分以大幅提高复合PCM(CPCM)成型加工性及循环稳定性,如聚乙烯、聚苯乙烯和环氧树脂等,但传统的CPCM存在刚性强、接触热阻大等缺陷。为了减小CPCMs与电池之间的接触热阻,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的柔性复合相变材料(FCPCMs)与刚性复合相变材料(RCPCMs)相比,能有效地降低电池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浴缸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标配的卫浴产品,浴缸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我国浴缸制造行业的加工仍以人工作业为主,加工精度低,加工效率慢,产品一致性差,加工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更不可忽视。在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已逐渐替代工人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利用工业机器人从事危险程度高,枯燥乏味的工作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浴缸制造行业同样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
近年来,随着雷达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波吸收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理想的吸波材料应具备强的吸收能力、宽的带宽以及薄的厚度等特质。然而传统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材料,常存在损耗机制单一、吸收较差,带宽较窄、阻抗匹配较差等问题。本文将软磁金属材料和多孔碳材料相结合,通过对其微观结构以及电磁参数的调控来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传统的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PS)球,
为了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托盘作为物流业中最基本的集装单元,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托盘装载问题(Pallet Loading Problem,PLP),即码垛问题,是指如何把货物装入托盘中以最大化托盘的利用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内电商的迅速崛起,实物商品交易中买卖双方对物流时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码垛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企业在进行货物的托盘码垛时,仍然依靠人工计算和
主轴径向回转误差是衡量与评估主轴工作性能与工作精度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测和控制依靠主轴工作的高端装备所加工工件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检测并分离出高精度的主轴径向回转误差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研究并提出了反向法、多步法以及多点法等误差检测方法,但由于受到传感器安装定位角度、索引和二次定位工件精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误差检测与分离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精密主轴高精度误
目前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机械零部件上都存在着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铝基复合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完全脱粘、局部脱粘等粘接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材料使用性能,对于粘接质量的检测主要分为界面结合状态的检测和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而使用激光层裂法测量界面结合强度等方法均需要以测量界面结合状态为基础,本文主要应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进行检测。本文采用铝基板,玻璃,聚四氟
双足爬壁机器人具有出色的越障与过渡能力以及执行作业的能力,是执行高空高危作业的理想选择。当前,缺乏在作业环境中精确定位与导航的能力是制约双足爬壁机器人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实验室自研的双足爬壁机器人为载体,针对双足爬壁机器人在三维壁面环境中的定位与导航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与Ar Uco标记的单目视觉定位与偏航校正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Revit开发了从建筑信息模型
公交到站时间是乘客需要的重要信息,准确的到站时间预测可以减少出行者等待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站点客流预测是公交发班时刻表制定和公交线路规划的重要依据,准确的客流预测可以提高公交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站点客流拥堵。本文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滚动预测模型,以广州实际公交、客流数据为例,探讨提升公交到站与站点客流预测准确性的方案,并依据需求分析在大数据平台上设计、实现公交预测系统,主要内容如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医疗保健床不断地趋于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但是结合传统中医艾灸和现代机械的艾灸床的发展却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没有适用的监控系统。本文利用嵌入式技术,并根据艾灸床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医用艾灸床的监控系统,也是首次将监控系统运用到艾灸床当中。本文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主控芯片,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艾灸床工作时的温度,使用
膝关节损伤在各个年龄段都十分常见,膝关节损伤患者如果在术后接受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为辅助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具。患者在佩戴该支具后,支具可以将患者膝关节的弯曲角度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让患者可以循序渐进的锻炼自己的膝关节。个性化康复支具是对现有膝关节支具的改进。与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相比,个性化康复支具依据患者的形态特征进行设计,可以完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