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生物学标志物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的差异,探讨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3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57例伴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52例,乳头状癌5例。患者均为我院初诊,术前均未进行新辅助化疗及放疗等治疗。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1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乳腺癌原发灶和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原发灶与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上述生物学标记物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情况。结果:1.57例伴有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ER在原发灶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9%(45/57),ER由原发灶阳性转为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阴性者比率为13.3%(6/45),由阴性转为阳性者比率为16.7%(2/12),ER总的变化率为14.0%(8/57),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ER阳性率为71.9%(41/57)。PR在原发灶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7.9%(33/57),PR由原发灶阳性转为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阴性者比率为6.0%(2/33),由阴性转为阳性者比率为12.5%(3/24),PR总的变化率为8.8%(5/57),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PR阳性率为56.1%(32/57)。Her-2在原发灶中过表达或阳性率为19.3%(11/57),Her-2由原发灶阳性转为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阴性者比率为18.1%(2/11),由阴性转为阳性者比率为8.7%(4/46),Her-2总的变化率为10.5%(6/57),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Her-2阳性率为22.8%(13/57)。Ki-67在原发灶中高表达或阳性率为43.9%(25/57),Ki-67由原发灶阳性转为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阴性者比率为44%(11/25),由阴性转为阳性者比率为28.1%(9/32),Ki-67总的变化率为35.1%(20/57),同期腋窝淋巴结中Ki-67阳性率为38.6%(22/57)。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7例患者中,ER、PR、Her-2或Ki-67表达在原发灶与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发生变化的比率为45.6%(26/57),表达一致的比率为54.4%(31/57)。在26例生物学标记物发生变化的患者中,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分子分型不一致占84.6%(22/26),分子分型一致的占15.4%(4/26)。3.年龄、是否绝经及原发灶的最大直径对ER、PR及Ki-67在原发灶及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的变化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年龄、是否绝经对Her-2表达的变化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Her-2表达的变化与原发灶的最大直径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原发灶最大直径在大于2cm时Her-2的在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的一致性较高。4.ER与Her-2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具有相关性。PR与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可以引起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分子分型的变化。在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临床治疗时,推荐同时检测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生物学标记物表达情况,以制定更加准确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