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惠金融是金融发展的新阶段,是缓解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均,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质量水平,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普惠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的排斥效应,着重关注经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受众面和覆盖范围,在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有重大意义。教育是消除贫困、提高收入的根本手段,教育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扩大我国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增加针对我国低收入群体的教育投入,提升我国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条件,是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确保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本文在明确相关概念和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普惠金融、教育与收入的关系进行探究,开创性地提出了普惠金融减贫增收的两大机制,分别是物质资本机制和人力资本机制。为进一步探究普惠金融对收入和教育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并合成了我国家庭普惠金融指数,以微观家庭视角考察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而后本文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经由基础回归、分位数回归、异质性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等方法证实了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同时实证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的贡献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低收入家庭的回归系数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也是普惠金融缩小贫富差距的内在机制,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普惠金融通过推进教育投入促进家庭收入增长的可行机制。最后,综合全文的分析讨论与实证结果,本文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