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确AQP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40例为实验组,该组患者不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合并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4-54岁,分别取其在位子宫内膜与异位内膜。另选择卵巢良性肿瘤且不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取得患者子宫内膜,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21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年龄24-46岁。两组患者术前半年内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或放置宫内节育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中AQP1的表达。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中均可检测到AQP1表达,AQP1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子宫内膜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①正常增生期内膜中,AQP1表达水平为(6.19±1.15),而分泌期为(7.43±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②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中,增生期AQP1表达水平为(16.49±6.47),分泌期为(17.6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③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AQP1表达水平为(33.52±8.27),在位内膜为(17.07±6.21),异位内膜AQP1表达水平较在位内膜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p<0.05)。④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AQP1表达水平比正常子宫内膜(7.02±2.21)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P<0.05)。⑤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AQP1表达水平比正常内膜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1,P<0.05)。⑥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AQP1与临床特征:痛经(16.69±6.11)与无痛经(17.63±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月经量增多(16.71±5.47)与月经量正常(17.51±7.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子宫增大(17.03±6.91)与子宫正常大小(17.17±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p>0.05)。有宫腔操作史(17.24±6.64)与无宫腔操作史(16.67±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AQP1与临床特征:痛经(34.42±9.58)与无痛经(31.42±6.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p>0.05)。月经量增多(32.65±6.90)与月经量正常(34.67±9.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子宫增大(33.70±8.99)与子宫正常大小(32.97±5.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有宫腔操作史(33.53±9.19)与无宫腔操作史(33.47±5.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AQP1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内膜增高,提示AQP1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AQP1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较在位内膜增高,可能与异位病灶中的炎性介质上调AQP1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