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数量、凋亡率、粘附分子CD11b表达及弹性蛋白酶(elastase)释放的变化,探讨中性粒细胞凋亡与体外循环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3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于CPB前、CPB30min、停CPB后30min、术后第1d晨四个时点采取静脉血,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性粒细胞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率和PMNCD11b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用透射电镜观察PMN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 1.中性粒细胞数量在CPB期间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术后第1d晨达峰值(12.76±3.90×10~9/L,p<0.01),与CPB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其停CPB后30min值与PMN凋亡率呈负相关(r=-0.4528,p<0.05)。 2.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在CPB期间明显降低,于停CPB后30min达到最低值(1.76±1.21%,p<0.01),与CPB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术后第1d晨恢复CPB前水平,PMN凋亡率与CPB时间呈负相关(r=-0.4521,p<0.05)。 中文摘要 3中性粒细胞 CD表达在 CPB期间明显增强,于停 CPB后 30min达到峰值门.27士325.91WI,p划刀1人 与**B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术后第id晨恢复 CPB前水平。P删 CD表达与 P删凋亡率呈负相关(*-0.64,p<0.of)。 4.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在CPB期间明显升高,于停 CPB后 30min达到峰值(484.44士 21.22n旮ml,p叼刀 1)与 CPB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术后第 id晨恢复CPB前水平。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与PMN凋亡率呈负相关(po心.4625,p刃.of人 并与 CPB时间呈正相关(*0.5757,p<0*1)。 5.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可见凋亡的中性粒细胞,其特征是细胞和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固缩,聚集于核膜,呈境界分明的新月形小体,胞浆浓缩,胞浆中各种细胞器结构基本正常。 结论: 1.CPB引起中性粒细胞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产生多种凋亡抑制因素使PMN的凋亡受到抑制,PMN生存周期延长,PMN数量增加。 2.CPB中PMN凋亡受到抑制使PMN表面粘附分子 CD fo表达上调 PMN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增加,加剧炎症反应扩散。 3.CPB中 Pm凋亡受到抑制使 Pm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增加,血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增高,加剧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4.CPB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并使PMN凋亡受到 2 中文摘要 抑制,PMN持续生存使炎症反应进一步迁延。 5.通过对PMN凋亡的观测,有助于监控和治疗 CPB全身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