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某企业的玉米酒精废水综合处理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玉米酒精的生产工艺、玉米酒精废水的特点和该种废水在国内外的处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该工程运用IC+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了IC反应器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在处理玉米酒精废水过程中的启动与运行情况,通过对IC反应器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反应机理、运行规律、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其在同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组经验数据,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IC反应器接种的污泥为辉县市百泉春酒厂厌氧絮状污泥和孟州酒厂厌氧颗粒污泥,分别注入了1#、2#IC反应器中。因为采用的污泥不同,所以两个反应器采取了不同的启动调试方案:1#IC反应器在进泥后先采用清水浸泡4-5d,然后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低浓度进水,将进水浓度控制在3000mg/L左右;第二阶段逐渐增加进水浓度至原水浓度;第三阶段采用原水进水。整个过程采用间歇脉冲的方式。2#IC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维持1个阶段进行:原水经预处理后直接进入IC反应器。一段时间后,若反应器出水VFA<400mg/L, pH>6.5, COD去除率>80%,且产气正常,则逐渐增加进水量直到有机负荷达到设计容积负荷。两反应器启动结束时,容积负荷可分别达到11.15kgCOD/(m3·d)、12.16kgCOD/(m3·d), 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种泥来源于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污泥。启动过程中是采用的同步接种的方法来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的:先加入少量清水闷曝24小时,然后注入厌氧出水和部分清水将水位调至有效水深,开始曝气、沉淀。曝气和沉淀交替进行2小时,如此循环。每天排出一部分上清液并补充部分新鲜废水,逐步加大每天进入的新鲜废水量,然后每天测定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如SV、MLSS等来监测活性污泥的培养情况。随着活性污泥培养时间的增加,当SV达到30%, MLSS大约为4000mg/L,此时表明活性污泥的培养基本成功。工程调试运行成功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