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管制体制改革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来,管制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民航业发展的主题。在全球民航业放松管制的大背景下,在行政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在行业内部各利益集团的重复博弈中,中国民航业做出了放松管制的种种努力:从最初的放松进入管制、民航系统进行全面的机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放开票价的大胆尝试、实行“禁折令”和“航线联营”、《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的规定》、全行业大重组,到2004年《国内民航业运输价格改革方案》的出台。本文针对中国民航业这一具备网络和竞争性特点的行业,分析并回答了为什么要放松管制、什么时候放松管制、怎么样放松管制等问题。而产业组织学的SCP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是管制理论综述,说明随着管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放松管制或实行激励性管制已经有了理论基础;第二节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民航业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分析了民航产业特征的变化导致了管制方式的变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先具有自然垄断特点的民航业越来越表现出竞争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世界范围内放松管制的浪潮;随后分析了20多年来中国民航业放松管制的历程,包括对进入、重组、机场属地化改革、票价管制等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 第三章用产业组织学的SCP方法对民航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逐一作了分析,得出民航业是行政力量作用下的高度寡头垄断,高进退壁垒的行业。正是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航空公司的票价太高,服务质量较差,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福利,行业连年亏损。因此,打破行政性的垄断,形成国有、地方、外资分层竞争的行业格局成了民航业追求的目标。 第四章列举了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民航业在放松管制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美国放松价格管制带来的好处以及放松管制后对待垄断的政策,印度的情况和中国有些相似,对它们的情况值得借鉴。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放松管制是个系统工程,管制政策变革是否有效,还有赖于产权制度改革、彻底地实行政企分开和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价格管制的放松应该是渐进式的,放松价格管制尤其要注意各种配套改革是否已完善,体制改革是否已到位,切勿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价格完全放开,以免再次出现价格大战;在当前民航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对价格实施监管;改革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入和退出的放松管制,如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航线分配、发展支线航空以及民营航空的路径选择—走低成本道路;打破航油、航材的上游垄断;鼓励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兼并重组;放松管制后需要加强立法来防治垄断行为和市场势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的选题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试图在寻找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发展动因;分析一般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归纳和借鉴战略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