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成形的三维曲面共形电子制作和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子制造技术发展速度,对于电子产品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使人与物、物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电子器件需要与人和物具有良好的共形性和适配性,而现有的电子器件由于质硬难以变形拉伸的缘故,很难与现实生活中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三维曲面共形贴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产品的发展。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成形的三维曲面共形电子制造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电路、电路转印、视觉对准和热成形等步骤。该工艺通过粘接缓冲层将金属电路与热塑性薄膜粘合,利用热塑性薄膜受热软化变形的特点,抽真空得到共形贴合三维曲面的电子器件。为有效评价电子器件的成形效果,本文提出了包括中心偏移角、形貌贴合度和电路褶皱翘曲程度等三种评价参数,并且探究了粘接缓冲层厚度、加热温度、金属电路形状尺寸等因素对成形效果的影响,以优化后的实验参数为准,可以得到中心偏移角<5°、形貌贴合角<10°以及金属电路基本无褶皱翘曲的三维曲面共形电子器件。在保证成形效果的前提下,借助于网格分析法和视觉识别技术,本文通过建立极坐标系确定成形前后金属电路的极径和极角,探究成形前后金属电路极径和极角的映射关系,为实现电子器件准确贴合至三维曲面的特定位置提供方法指导。最后,本文使用该工艺制作了一系列应用,包括连接导线和螺旋天线等,并且对其性能进行了测量验证。本文提出的三维曲面共形电子制造加工工艺,通过引入粘接缓冲层,缓解金属电路和热塑性薄膜之间的性质差异所导致的褶皱脱离。除此以外,借助于视觉对准操作,该工艺能有效保证加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规模应用。而且,该工艺流程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
其他文献
微结构作为一种特征尺寸与热辐射波长数量级相当,甚至小于热辐射波长的特殊结构,能够激发光子隧道、磁极化、微腔谐振等一系列的微尺度辐射效应,在光谱调控、红外探测、能量转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渔网状超材料结构是一种含有周期性孔的金属/电介质/金属膜层结构,能够利用微尺度辐射效应,通过对结构的设计,实现一些特定的光学性能。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加工技术的发展,微尺度辐射在光电转换、航天、光学等领域有
专门分析模型是洪灾分析评估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水力学原理,并以曹娥江流域为试验区,研制了洪泛区洪水演进的模型,为制定洪泛区防洪规划提供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展开的现代性批判,依循三个内在联系的维度展开,即以哲学批判来从根本上动摇理性形而上学的思想根基,进而领悟"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命;以资本批判来全面否定资
判例类比推理是法律推理的一种基本模式。判例类比推理最重要的环节是判断两个案件的同异关系。普通语言描述的案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两个案件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经验事实
自1959年第一届北京全运会到2017年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全运会已经走过了58个年头。在过去的58年里,我国体育新闻事业也在迅速地发展与成长。在体育新闻图片的报道上,也在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