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突发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因此,发现并研究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风险因子,同时完善其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风险评估、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生物学标志物作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方法:本实验标本来源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患者10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当日采肘静脉血5毫升,再于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毫升;对照组于体检当日空腹采肘静脉血5毫升,经静置血液样本,离心血液样本,采上清液后,依照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OPG水平。得出数据后,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ACI组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OPG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分析病例组血清OPG水平与神经损伤程度、梗死存在部位、梗死累及脑组织面积及预后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分别为553.44±34.49pg/ml、478.67±27.36pg/ml、431.18±24.36pg/mL,与对照组65.71±7.77pg/mL相比,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65.71±7.77pg/ml),经线性分析,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不同OCSP分型的患者血清OPG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TACI组(565.55±36.36pg/ml)高于其他组别(PACI,551.55±30.39pg/ml;POCI,551.08±27.95pg/ml;LACI,532.57±30.28pg/ml),具有统计学意义。(3)累及脑组织范围不同OPG高水平表达持续时间不同:梗死累及范围与血清OPG水平呈正相关;急性脑梗死损伤累及范围越大,其血清OPG高水平持续时间越随之延长。(4)病例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进行NIHSS评分,可以看出,血清OPG水平随NIHSS评分一同呈下降趋势,说明血清OPG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5)根据随访结果,按BI分组方法,将病例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血清OPG浓度(566.08±32.82pg/ml)高于预后良好组(541.69±31.99pg/ml),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OPG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及其预后相关性密切,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预测,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