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的广泛应用,对铀矿需求大大增加,铀矿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低浓度含铀放射性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可忽略的威胁。现有的铀处理材料存在吸附容量小,不易分离等缺点,因此寻找新型吸附材料处理含铀废水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科研热点。作者以膨润土为基体,壳聚糖、羟基铁为插层材料,分别制备了壳聚糖插层膨润土(CS-Bent)和羟基铁插层膨润土(OH-Fe-Bent)两种复合材料。试验考察了pH值、U(Ⅵ)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吸附接触室时间等对两种材料分别去除U(Ⅵ)效果的影响。同时对两种材料的吸附过程采用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分析两种不同材料的吸附机制。试验结果如下:当温度为25℃时,CS-Bent吸附U(Ⅵ)的最佳pH为6,当投加CS-Bent的浓度为1.6 g﹒L-1,U(Ⅵ)初始浓度为10mg﹒L-1时,CS-Bent对U(Ⅵ)的去除率可达97.97%,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采用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均可较好地模拟其吸附过程,拟合得出的理论吸附容量可达59.52mg﹒g-1。XRD分析表明壳聚糖已经成功插入膨润土层间,FTIR、SEM分析表明CS-Bent成功吸附U(Ⅵ)。以HCl溶液作为解吸液,经过5次解吸后去除率仍有90%以上,表明CS-Bent可再生,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当温度为15℃,OH-Fe-Bent吸附U(Ⅵ)的最佳pH为4,当投加OH-Fe-Bent的浓度为0.8g﹒L-1时,U(Ⅵ)初始浓度为10 mg﹒L-1时,OH-Fe-Bent对U(Ⅵ)的去除率达到99.55%,吸附平衡时间为90min。采用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均可较好地模拟其吸附过程,拟合得出的理论吸附量可达97.09mg﹒g-1且OH-Fe-Bent对U(Ⅵ)是单分子层吸附。FTIR、SEM分析表明OH-Fe-Bent吸附U(Ⅵ)后自身结构没有改变,XRD分析表明羟基铁已经成功插入膨润土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