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前苏联教育论专家马赫穆托等人形成了自成体系地完备方法论和具有时代特色的问题教学理论。问题教学法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技巧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有效掌握科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与此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地发掘、探究、解决及知识地应用为主旨,其主要目的旨在于形成学生认知事物的独立性与稳定的学习动机。结合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将问题教学法定义为:“根据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全面落实教学三维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应用此方法,本研究将立足于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从问题教学法的定义、构成要素、实施原则及类别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研究。一直以来,概念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与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物理教研工作者们需要攻克的一大难关。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地过程,相较于初中物理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提升了较高地难度,因为学生在之前学习物理形成的一些物理思维与认知结构到了高中已不能再简单地套用,需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需进一步深化。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敲门砖,首当其冲的应从物理概念教学入手,物理概念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地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物理世界的质疑精神与探究能力。笔者将从物理概念的定义、学习的重要性、特点与分类及教学策略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本文将物理概念大致可分为:“物质固有属性类”概念、“物质及其性质类”概念、“物质间相互作用类”概念、“物理现象类”概念4大类,这些类别占据了高中物理概念的绝大多部分,并基于对每类概念特征分析提供了问题教学法的相关教学建议。本研究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概念运用问题教学法设计应用案例。并将其中四个典型的案例应用于实践,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施效果进行比对,发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笔者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