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文化和记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更是近年来理论学术界最热门的关注点之一,自从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了文化记忆理论,在心理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随处可见文化记忆研究的“入侵”及其蓬勃发展。“在当下的文学研究范式中,记忆(memory)和回忆(remembering)是核心范式之一。”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厘清记忆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最终落脚于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从而全方位地展示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实质,并为这一理论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前言部分。首先“知人论世”,主要介绍记忆理论宏观背景和记忆研究的发展演变;其次纵览文化记忆理论概况;最后,着重叙述文化记忆理论在国内外的“旅行”和“移植”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沿着历史时间脉络,厘清源自古希腊的西方哲学记忆观发展演变情况。通过梳理发现,无论是哪种记忆研究类型,基本上都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记忆进行剖析阐释。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二章,文化记忆理论迎来了自己的启蒙——记忆研究的社会性转折。自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开创性地将记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社会学领域,包括阿拜·瓦尔堡的“社会记忆”理论和皮埃尔·诺拉“记忆场”理论都为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新文化记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文化记忆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文化学转向下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第一,介绍了文化记忆的理论建构背景和理论内涵;第二,从时间维度出发,认为人类记忆可按时间划分为三个层次,相应的人类记忆也可划分为个体记忆、沟通记忆和文化记忆;第三,认为阿斯曼夫妇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对各阶段的文化记忆进行界定划分其实是以空间维度检视文化记忆理论。虽然阿斯曼夫妇将文化记忆分为“仪式关联”的口头文化和与“文本关联”的文字文化,但笔者则认为,进入电子时代尤其是信息时代之后,视听媒介的全面爆发已经取代了口头性、文字性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电子性已成为和口头性、文字性同等重要的基础媒介,因此可以得出人类已进入到“视听关联”的电子时代的结论;第四,阐述阿斯曼夫妇从时空交叉的框架下对文化记忆的功能进行区分,提出“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最后,得出结论,阐述文化记忆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分析了原有挡土墙的坍塌原因,经过比较,提出合适的加固措施。
通过试验研究了减缩剂在不同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及不同掺量的减缩剂及复掺减缩剂和减水剂对砂浆早期干缩、质量损失、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缩剂在不同溶液中达到的临界胶束浓
目的:评价心血宁片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心血宁片应用状况、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心血宁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经检验合格的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抗原和5%蔗糖奶粉保护剂按1.25:1.75配比,用10ml西林瓶分装(西林瓶直径为2.2cm),分装量3ml/瓶(高度为1.4cm)。采用3种不同的预冻方式进行冻干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正迈向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系统越显得重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让我们从繁杂的手工劳
<正>企业CEO及其公关团队,如果不能跳脱自说自话的"造神模式"或平铺直叙的"通告模式",结果不是"无人喝彩"就是"嘘声一片"在企业竞争日趋同质化的时代,"C E O代言"往往是欧美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网络音乐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网络音乐的了解也随着社会各界对网络音乐的关注而逐渐深入。但是这
<正>对陈默的采访安排在柏悦酒店,一座很高大上的建筑里。初次"见"他,是在大型求职节目《职来职往》的舞台上,他以招聘方的身份出现,很多人是被他言语中传递出的满满的正能量
介绍了密钥托管的定义、分类和使用以及美国密钥托管标准,分析了密钥托管的几种方法,认为芯片的防拆性和公钥密码在密钥托管中起很好的作用。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
<正>美国形象大师罗伯特·庞德曾说过: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前一分钟是让别人知道你,后一分钟是让知道你的人喜欢你。当形象管理已从明星名人的层面深入社会普通百姓心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