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与阅读是教学中互不可缺的双翼。可是,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却是重阅读轻写作,与精心准备的阅读课相比,作文教学随意无章法,作文写作内容单调乏味,评价方式机械单一,并且在应试教育机制的驱使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功利色彩浓厚,学生的写作活动也是“赶鸭子上架”,作文教学由此处于尴尬的境地。为摆脱困境,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生活化作文”、“序列化作文”、“读写结合作文”等作文教学理论相继出现,指导写作教学,取得不少成果和成效。但是,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重点多停留在“写作写什么”这一写作内容层面,对于“如何写、怎样写”这一具体的写作实践指导却很少涉及。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作文教学,引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来弥补作文教学中写作实践环节的策略指导的空缺,为教师有目的的“教”与学生有效果的“学”提供指导思路。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连贯的过程,从出示题目到文章最终成稿,这期间要经过“审题—构思—行文—评改—升格”等环节,而且这几个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笔者在高中作文教学的实习中,发现有的老师为了省事,只保留“审题—行文—评改”几个环节,还有的,作文课仅仅是学生一人的独角戏,教师只是检阅,评个分数而已。本文通过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随意、内容单调、评价单一、写作成效有量无质的现状原因,将支架式教学策略与作文教学的实际相联系,主要从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指导学生写作准备,精细加工作文评改三个方面入手,找出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到教师指导列提纲、写下水示范文,再到全方位精细修改的写作环节,一步步的指导策略明晰展开,高效指导高中作文的“教”与“学”。在支架式教学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完成具体、明确的支架任务来获取自己作文素材的第一手资料,学习修改、评改自己的作文,最终定稿。在支架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合作互助,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最终能让教师有法可教,学生学有所获,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