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低的密度,高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阻尼减振性能、电磁屏蔽性和环境相容性等性能,但是模量和强度的绝对值比较低。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低热膨胀、耐辐射等优良特性。以这两种材料复合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C/Mg复合材料),将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可以接近于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将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合材料制备中,界面控制和材料成型是两个关键,但碳纤维与镁合金基体的不润湿以及之间的界面反应限制了材料性能的稳定和提高,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远远低于其期望值。而且镁易燃烧、易氧化,导致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困难。 本文通过分析液相浸渗过程得出C/Mg复合材料的制备关键,采用在碳纤维表面制备功能涂层,解决了碳纤维和镁基体的润湿性问题,控制界面反应和界面微观结构;采用纤维与颗粒混杂预制型改善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采用液相浸渗法,在较低压力下制备获得了界面结合和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 通过分析液相浸渗法制备复合材料时金属熔体对增强体的浸渗过程可知,对于非润湿体系,只有克服临界浸渗压力,才能实现纤维的浸渗。临界浸渗压力与金属液体的表面张力、纤维体积分数和分布等有关。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中浸渗问题的方法,即建立适当的纤维表面涂层和采用纤维与颗粒混杂预制型。 碳纤维表面SiO2涂层能有效改善碳纤维和镁基体的润湿性。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涂层,研究了水硅比、醇硅比、催化剂、化学添加剂对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和碳纤维表面涂层的影响,并讨论了提拉速度、烧结工艺等工艺参数对涂层的影响。利用SEM、Fourier红外光谱法、XRD等手段对溶胶和涂层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通过选用适当工艺,最终获得连续、均匀的碳纤维表面SiO2涂层,选用空心微珠作为在碳纤维的混杂颗粒。空心微珠具有天然球体外形,在起到均匀分散纤维、抵抗束间横向浸渗压力对纤维挤压的同时,避免切割损伤纤维。由于束内纵向充填通道的存在,降低了镁熔体渗入碳纤维过程中的熔体阻力。采用空心微珠+碳纤维混杂预制型制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碳纤维束内纤维的均匀分散。 通过液相浸渗处理后的碳纤维预制件制备获得复合材料。利用SEM、TEM、XRD等分析研究碳纤维和镁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界面产物,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及阻尼性能。
其他文献
现代制造技术使得材料与结构的轻量化成为新型结构的设计主流。铝合金是一种轻型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等制造领域。目前,新型高速成形技术已成为铝合金工
元器件镀层的Sn须生长可靠性问题严重威胁着电子产品及其相关的硬件产品。50多年以来,关于镀层Sn须的生长理论不断发展。人们一直采用在Sn镀层中加入Pb的方式缓解Sn须生长。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变形量大,而且成形过程及产品质量受材料性能、摩擦状况、工艺条件、模具结构及加工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采
环境微塑料是当前环境领域关注热点,并被列为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机动车轮胎因与路面摩擦而向环境不断释放橡胶微粒,因此,机动车轮胎经摩擦释放的橡胶微粒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事业单位绩效实现具有稳定的内在联系,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可提升事业单位绩效水平.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和事业单位绩效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人力资源管
以新乡县为研究对象,基于SWAT模型构建了该区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对影响模型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运用SWAT模型模拟得到粮食产量与实际粮食产量,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