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19-23 nt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动物miRNAs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呈现不同表达状态,导致其靶基因的异常扩增或表达抑制,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在癌症中也是如此。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许多重要的促癌或抑癌基因都受到miRNAs的调控,研究癌症重要基因的miRNA调控通路,揭示该基因的异常表达的调节机制,可以进一步解释癌症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癌症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siRNA是另一类小RNA分子,双链,长约21-25nt,其中的一条链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的完全互补配对,从而触发靶mRNA的降解,降低靶蛋白的表达水平。由于siRNA具有高抑制效率,特异性高、无药物毒性、耐性好的特点,目前普遍用于基因研究和治疗药物开发。阿片药物成瘾是一种影响公共卫生危机的慢性疾病,不仅会让患者产生身体依赖,更会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而且成瘾一旦发生将会很难根治,且极易复吸,对人体的伤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阿片类药物成瘾与非常具体的健康风险有关,包括传播各种血源性病毒,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此外,阿片类药物成瘾还往往与暴力、犯罪、心理疾病(焦躁、抑郁等)挂钩。阿片受体是介导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药物起作用的受体,主要有μ受体、κ受体和δ三种。其中参与药物依赖成瘾过程最密切的就是μ受体。目前用于治疗成瘾的药物也大多是以μ受体(MOR)为靶标。本课题以MOR蛋白为研究对象,针对MOR表达水平抑制对奖赏机制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针对MOR序列设计特异性siRNA,并在体外筛选出了抑制效率最高的一种序列,构建其siRNA表达质粒。由于μ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体,药物靶向治疗需要穿过血脑屏障,所以我们将构建好的siRNA表达质粒进行了改造,将狂犬病毒糖蛋白RVG与膜表面融合蛋白RVG-Lamp2b用甘氨酸链串联起来形成靶向标签的序列插入CMV启动子的下游,使其与siRNA同时表达,以抑制神经系统MOR的表达。我们用吗啡诱导小鼠产生条件偏好后,分别对其注射生理盐水、nc siRNA/RVG质粒、MOR siRNA质粒、MOR siRNA/RVG质粒四种物质,然后CPP检测药物对小鼠条件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siRNA药物前后,小鼠的位置偏好变化不大,依旧保持与给药前,脱毒后的自发性戒毒结果一致。但是再次对给小鼠注射一次吗啡,注射了 MOR siRNA/RVG质粒的组别,相较于其他三组,呆在白箱的时间明显更短。结合脑组织的western结果,表明MOR siRNA/RVG质粒成功在体内表达递送到神经系统,并且siRNA干扰抑制MOR表达,对降低机体复吸的渴望有一定作用。考虑到吗啡戒断过程往往伴随着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本课题还利用三个经典抑郁症研究实验以探究成瘾治疗过程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两者没有必然的关联性。综上所述,本课题是为了开发针对MOR的siRNA/miRNA药物,着力于找寻一种既安全、高效,又能靶向运输siRNA进入中枢神经组织发挥作用的递送方法。递送系统的完善对于siRNA疗法的临床转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将改造的质粒与内源exosome结合的递送方式,或许可以帮助siRNA疗法往前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