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药材质量控制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根茎及须根,紫菀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是中医镇咳祛痰要药,辛苦微温,入肺经。一般认为,紫菀中含有的三萜皂苷类成分(紫菀酮、木栓酮、表木栓醇等)为发挥止咳化痰药效的主要物质,近年来人们又发现紫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而这些生物活性则是由某水溶性类成分如山奈酚、槲皮素起作用。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中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对崂山产野生黄精(Ploygonatum sibiricum)资源进行品质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2)研究该类黄精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精多糖和黄精皂苷)的提取制备工艺,为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3)研究该黄精在驯化栽培过程中不同水分条件对多糖和皂苷积累的效应,为黄精的栽培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建立了黄精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以此对崂山产野生黄
在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中,从一株海葵来源真菌Cochliobolus lunatus(TA26-46)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十四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真菌活性和抗藤壶幼虫附着活性。本研究主要对真菌C. lunatus (TA26-46)进行化学表观遗传修饰,试图提高该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为后续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化合物基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察不同的发酵条件对真菌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衰老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的影响,并从IRE1α/XBP1信号通路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实验一:  将36只18月龄雄性SD大鼠随
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环节,它触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多种因素,如急性缺血、中毒、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凋亡、坏死等损伤。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钙拮抗、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离效能高、分离速度快和对样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它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对生物样品中药物进行快速分析的方法,但由于生物样品组成复杂、富含蛋白,故不能直接进入色谱系统,需要对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使药物净化、富集。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等。另外,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较低,需进一步富集才能检测出来。而利用弱离子交换整体柱进行在线固相萃取可以解决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