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实施了《国际海运散装固体货物规则》,但因易流态货物而引起的沉船事故仍时有发生。IMSBC规则只是根据经验将货物分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易流态货物判定准则。通过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易流态是货物的固有属性,而粒径级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所以从本质上区分不同组别的货物,对未知货物的分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以铁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粒径级配对易流态属性的影响。本文以澳粉为研究对象,配制七种不同粒径级配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粒径级配对铁矿粉液化的影响规律,粒径级配对液化性能的影响并使简单的线性关系,当平均粒径在0.07mm~0.8mm左右时,土样容易液化,当平均粒径大于0.8mm时,平均粒径越大,抗液化性能越强,当平均粒径小于0.07mm时,土样的抗液化性能也会增强。结合室内动三轴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相似的粒径级配影响规律。然后根据总结的粒径级配影响规律,选取巴西卡粉、巴西高硅粉、澳粉和莫桑比克粉四种铁矿粉,根据相关试验规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颗粒进行动三轴试验,比较这四种铁矿粉的抗液化能力,根据试验结果认为土力学中易液化土和可液化土划分区间可用于初步判定易流态货物的难易液化程度,并提出根据货物的平均粒径初步分组并综合考量货物的整体级配进行监管的建议。本文在三维颗粒流软件PFC3D(Particle Follow Code)中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宏观的液化特征可由颗粒的接触力、配位数、有效应力和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来相应表征,探究了动三轴试验液化的细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