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事件的修辞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修辞学的框架中,吸收、借鉴心理学、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研究人际间的“拒绝”事件,目的在于利用和发挥“拒绝”的一般模式与有效策略,指导人们的交际实践,和谐关系,并为其他相关事件类型的研究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先前虽然也有学者研究“拒绝”,但基本上是在语用学范围内主要以英语语料为基础进行对比研究,把“拒绝”看作一种言语行为,研究成果比较分散和零乱,缺乏以汉语语料为基础的系统性研究。 我们认为,“拒绝”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直接或间接性否定:它既是人际交往中主体不接受客体的“惠”或“损”的一种过程,一种行为,又是相关信息的传递,同时还是主体通过向客体提供体现主体“不接受”意念的信息源来改变客体的态度、信念或行为,从而使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合作建立起来一种共识。“拒绝”本质上是一种人际间的冲突,而冲突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变的过程:建设性的做法可以降低冲突,使交际双方的关系得到改善或维护;破坏性的做法可能会使敌意增加,引发更激烈的冲突,具体结果如何,要看双方如何互动,因此“拒绝”事件的修辞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在研究中力求坚持分析性原则、概括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和透彻性原则,以言语事件作为“拒绝”运行的场,以日常生活或优秀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拒绝”会话为用例,从修辞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拒绝”事件中主客双方的心理特征,归纳总结了“拒绝”行为的一般模式和有效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人们“拒绝”策略选择的某些因素,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本文的特点在于:第一,主要以汉语语料作为研究的基础;第二,以修辞学理论为立足点,大量借鉴吸收语用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 全文主体内容包括五部分: Ⅰ.引言。综述“拒绝”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历史与现状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Ⅱ.从心理学视角研究“拒绝”。主要研究“拒绝”事件中主客体双方的相关心理因素:对“拒绝”主体心理的考察分别从相互依赖理论和中国文化影响的
其他文献
中国野生扁桃资源是我国能源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扁桃的栽培特性和利用价值方面,且局限于个别种,尚缺乏资源、抗寒、抗旱方面较为系统的总结和研究。针
<正>长期以来,约旦被普遍认为是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阿拉伯国家。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政局稳定,还有发达的旅游业。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疆内钢铁行业市场也将日趋饱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各企业都在不断探索,通过组
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和语言的角度对现有的语类研究理论框架进行补充,力求系统和全面。 语类的研究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论辩、诗歌和戏剧的研
以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参加闲暇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正>近期的一项消费习惯全球调查得出结论,指出经济衰退不会给全球的化妆品市场带来太大影响,但各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又大相径庭。一家名为Synovate的市场调查公司对全球十几
<正>青年旅社Long Story Short位于捷克奥洛莫乌茨(Olomouc)老城中心,以其极具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将时尚体验赋予老城生活之中。名字缘于该处一段人尽皆知的历史典故,有点中
语序是汉语最本质的一种语法手段。现代汉语中有部分词语既可以作状语,又可以后移作同一谓语的补语。本文着力讨论这一句法现象。为了更好地比较,我们把充当状语和补语成分的
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兰新高铁的建设备受瞩目,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自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省西宁,甘肃张掖、酒
本文从反馈的学习机制出发,采用跟踪声调学习过程的实验设计,利用实时的可视化技术手段,考察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习者单声调的学习过程,包括听觉反馈和视觉反馈对声调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