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载Pt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因具有工作温度低、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污染低、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在解决如今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双重问题中扮演着重要和关键角色,而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作为PEMFC的阴极反应,因其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制约了此类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比表面积碳载铂(Pt/C)催化剂以加快ORR动力学过程,但Pt系金属稀缺昂贵,且负载在碳上作为催化剂使用时,在碳载体上容易发生迁移团聚、溶解再沉积、中毒、脱落等问题,使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均变差,严重阻碍了PEMFC商业化应用。近年来,人们从电催化剂结构组成、形貌尺寸控制以及载体材料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就如何降低Pt负载量;提高Pt利用率、活性以及稳定性达成了一致,主要策略是通过增加活性位点数量和提高每个位点内在活性。研究发现制备Pt基二元或多元金属体系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每个位点的内在活性,如将Ni、Co、Fe为主的3d结构过渡金属引入Pt中进行合金化,能不同程度提高ORR活性。本论文从提高Pt基催化剂中Pt的利用率和活性出发,采用一锅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一系列Pt/C催化剂和碳载Pt基合金催化剂,并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及ORR催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出不同催化剂下最适实验条件,为ORR电催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并促进燃料电池及催化剂的商业化发展与进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一锅法制备不同碳载体的Pt/C催化剂中,碳载体型号为ECP所制备Pt/C催化剂中Pt纳米颗粒分散性最好,大小最为均一、晶粒形貌最为清晰,其粒径分布在2~4 nm之间,平均粒径为2.82 nm。XRD和XPS结果显示Pt/C(ECP)催化剂Pt晶粒结晶度最高,还原程度最好。电化学结果显示,Pt/C(ECP)催化剂质量比活性(Mass Activity,MA)为224.3 m A·mgPt-1,明显高于商业Pt/C催化剂(183.2 m A·mgPt-1),对应面积比活性(Specific Activity,SA)为0.3495 m A·cm-2。(2)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在160℃、180℃和200℃下制备了Pt Co/C催化剂,并研究反应温度对Pt Co/C催化剂结构、形貌及OR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0℃下制备的Pt Co/C催化剂粒径分在3~6 nm之间,平均粒径为4.58 nm,同时具有最高质量比活性(357.6 m A·mgPt-1)和最大面积比活性(1.7355 m A·cm-2),明显优于在同测试条件下的商业Pt/C(JM)催化剂(MA=151.3 m A·mgPt-1,SA=0.3818 m A·cm-2),说明该Pt Co/C催化剂在ORR催化上具有更高的活性。(3)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PtxNi/C(x为Pi、Ni前驱体摩尔比,x=1、2、3)催化剂,并研究Pt、Ni前驱体比例对Pt Ni/C催化剂结构、形貌及OR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2Ni/C催化剂粒径分布在3~11 nm之间,平均粒径为6.25nm,同时具有最高质量比活性(796.1 m A·mgPt-1)和最大面积比活性(3.5951 m A·cm-2),明显优于在同测试条件下的商业Pt/C(JM)催化剂(MA=200.7 m A·mgPt-1,SA=0.3184 m A·cm-2),同时加速耐久性测试(Accelerated Durability Test,ADT)结果显示,经1000圈、5000圈、10000圈次循环后,其质量比活性分别衰减24.2%、41.4%、45.9%,低于同ADT条件下商业Pt/C(JM)催化剂的衰减,说明该Pt2Ni/C催化剂在ORR催化上有着优异活性、稳定性和耐久性。(4)结合Pt/C、Pt Co/C和Pt Ni/C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初步制备出碳载Pt基三元合金催化剂(Pt Co Ni/C),其粒径分布在4~9 nm之间,对应Pt Co Ni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6.34 nm。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Pt Co Ni/C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为557.33 m A·mgPt-1,面积比活性为1.8745 m A·cm-2,ADT结果显示,经1000圈、5000圈、10000圈次循环后,其质量比活性分别衰减28.6%、40.2%、54.8%,且衰减后活性依旧高于同ADT条件下的商业Pt/C(JM)催化剂,说明该Pt Co Ni/C催化剂在ORR催化上同样有着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碳载Pt基纳米催化剂并对它们ORR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比表面积大的碳载体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ORR催化活性。而Co、Ni元素的引入,与金属Pt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实现对催化剂催化活性位点电子结构和表面结构调控,从而提高催化剂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当前PEMFC中Pt基催化剂所面临高成本、低稳定性难题解决提供方法与思路,这对于推进PEMFC商业化进程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解构概念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construction”一词,原意为拆解、消解、分解等。建构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构筑起一个分析系统,去拆解文本背后的因由。王怀庆拆解物象重组,构建新的空间秩序,画面构架与线条构成赋予作品张力,传达出沧桑厚重的文化感。这些被拆解的结构被抽象为线条的形式,在画面空间中起着重要作用,线条被打散又重组起来在空间中呈现,作为绘画中造型和表情达意的重要因素,值得深
<正>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蛋白质降解、基因表达、信号转录调节、细胞周期进展、应激反应和炎症的发生、发展等。常见的PTM包括糖基化、甲基化、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和类泛素化等。其中,类泛素化修饰是通过特定酶促反应使类泛素蛋白(ubiquitin-like protein, UBL)C端共价连接
<正>《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该书问世之后,以情节入胜与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月亮与六便士》也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广为流传,其中,傅惟慈先生1997年的译本和刘永权先生2016年的译本略有不同。在此,笔者选取这两个版本译文的几个相同段落,以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在词汇的选择以及感情的传达等方面,对两种译文做一个简单的对比评析,分析两个译文
期刊
作为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的代表方言,仁寿方言位于典型的湖广话和南路话之间,具有重要的方言研究价值。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描写仁寿县文林镇、龙马镇、汪洋镇、龙正镇四点方言语音系统,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观察其内部差异,分析语音特征,探讨仁寿方言内部分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在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仁富小片方言语音研究现状,介绍仁寿概况以及发音人相关情况。第二部分
文章通过对植物提取物、益生素、酶及丁酸甘油酯等制剂的使用方法及规模化猪场饲粮中进行添加应用的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作为新型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代替传统抗生素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提高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水平和生猪产品的品质,促进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
UV-LED以其小体积、光源稳定、波长可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杀菌领域,是汞光源的理想替代产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人们认识到空气和表面杀菌领域研究的重要性,由于此次疫情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特性,急需针对流动气体杀菌领域的产品。然而现阶段UVC-LED芯片光效率普遍较低,无法单独完成消杀任务需要对其协同工作的光学和热学性能进行设计和研究。本文基于260nm波长的紫外线LED芯片,针对空气和表面杀菌的
交通工程在施工中存在风险性,不仅是因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还因为工作人员没有经受过专业的训练。主要以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措施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实施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意义和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注重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精细化管理方法、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壮大队伍并设定资料管理人员和完善施工中的财务管理监督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创新实质上是员工创新。目前,实施内部竞争机制是企业实施创新策略、激励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手段。竞争氛围感是指员工感知的与同事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竞争机制的运用会使员工感知到竞争氛围,从而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那么,竞争机制在何时会促进员工创新,又何时会阻碍员工创新?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从竞争氛围感出发,拟探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傣族水井是傣族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器物之一。通过分析傣族水井建筑的造型艺术,研究傣族水井建筑的艺术价值,提出傣族水井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傣族水井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设计学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包装标签是人们获取产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而影视片段中常出现"去标签"处理的道具。本文以熟悉品牌的矿泉水为例,采用眼动分析法和问卷测量法结合的方式对有无产品标签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受众在观看影视片段中"去标签"处理的道具时的心理反应与完形理论中的知觉组织原则——闭合原则有关,为广告设计提供了新的观点和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