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犷,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式低价放量、粗放高耗式低效增长的经济模式,产业竞争力整体不强。同时建筑业作为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步完善,环境规制必定会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带来影响,因此,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进行重新审视,探索“环境保护”和“建筑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协调发展道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科学界定了环境规制和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等核心概念,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其次,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和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建立合理的综合指标测度体系;最后在环境规制水平和建筑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准确的测度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30个省市建筑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各种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的传导渠道包括企业环境成本、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等。要想准确的判断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最终影响结果,必须综合考虑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各种直接和间接作用效果。第二,在本文考察的样本期内,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作用不明显,显著性水平不高。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规制并不是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地增加建筑业产值在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优化产业的结构。第三,在本文考察的样本期内,建筑业的产业竞争力与环境规制强度呈现“U”型的曲线关系。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激励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不但可以有效的遏制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向建筑企业和政府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为其进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数据资料和时间有限,本文未能从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这个角度评价环境规制对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这也将是本文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