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后肩痛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采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案,将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一般常规处理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健侧上肢穴位,对照组则针刺患侧上肢穴位。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各种评定:采用VAS评分法评定疼痛强度;采用改良Lindmark法评定肩关节活动度;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评定上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肩痛强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治疗后治疗组的肩痛强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脑卒中患者的肩痛强度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呈负相关(P<0.01),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1)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与患侧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强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前者优于后者。(2)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强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说明肩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正>2006年12月26日,一场由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千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在嘉定举行,民乐、黄草编织、民歌民舞、竹刻、武术等几十个项目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欣
本文利用金相法、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等手段,对不含钨的Fe-1.8%C-4%Cr-6%Mo-6%V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分析中小学教师体检颈椎X线片影像资料,探讨该职业人群颈椎病发病情况及防治重点。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0年在本院健康体检所拍摄120例经X线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的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