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血小板激活因子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增生和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反应性胶质增生,亦称为胶质瘢痕形成,是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损伤后继发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反应。此病理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外间质成分。在中枢神经损伤发生后,损伤急性期炎症反应所生成的化学因子和细胞因子通过血-脑屏障或血-脊髓屏障进入神经系统,先后将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最终导致胶质增生的发生。在此过程中生成的胶质瘢痕一方面可以局限炎症反应的范围,支持损伤组织,减轻细胞毒性反应;另一方面它却可以阻碍神经再生和神经髓鞘再生。但是,激活反应先行胶质增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一种内源性磷脂多能性介质,它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它可以造成病理反应。研究已经证明过量表达的PAF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都有关系,而应用PAF拮抗剂可以缓解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PAF信号通路可以在脊髓损伤后启动反应性胶质增生,而阻断PAF信号通路则可以抑制胶质瘢痕形成,改善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阻断PAF信号通路对小鼠脊髓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增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实验方法:测量体重、行为学等指标证明WT和PAFR敲除小鼠在大体发育上没有显著差异;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WT和PAFR敲除小鼠的脊髓族中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含量与分布;在WT小鼠脊髓中注射外源性PAF观察PAF对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增殖、激活的影响;用Rotarod test和Griptest等行为学实验测量脊髓损伤的PAFR敲除小鼠在损伤后特定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测量和观察脊髓损伤后PAFR敲除小鼠脊髓组织内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特定蛋白与中间丝蛋白如GFAP的表达量和分布情况,从而说明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受损伤后的激活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损伤之后小鼠的神经轴突脱髓鞘/再生的情况;用行为学实验测量对WT损伤小鼠系统性地使用PAFR拮抗剂治疗后小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被外源性PAF剂量依赖性激活;(b)在脊髓损伤后,PAFR敲除小鼠的神经功能恢复要显著优于WT小鼠;(c)虽然在脊髓损伤后PAFR敲除小鼠和WT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都被激活,但是PAFR敲除小鼠脊髓组织中IL-6,GFAP,波形蛋白和硫酸软骨蛋白多糖(CSPGs)表达量并未显著升高;(d)PAFR小鼠在脊髓损伤后轴突回缩更少;(e)就与对照组比较而言,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接受PAF拮抗剂治疗的WT小鼠的功能恢复程度与在急性期接受治疗的WT小鼠的恢复程度相比显著提高。结论:PAF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后反应性胶质增生的激活;阻断此信号通路可以改善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再生。
其他文献
针对成庄矿综放工作面煤柱宽度留设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4220副巷(瓦斯尾巷)在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最
基于非线性数值分析思想,提出一种提高爆破振动峰值速度计算精度的方法,并借助MAT-LAB编程对其内部参数进行拟合求解。工程实践证明,此种优化方法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萨道夫斯基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错误产生和消除的过程。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是一种常态,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过分的责备学生,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郊区出现了一系列特有的环境问题 ,从城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郊区环境的特征及其产生根源 ,并据此提出改善措施
移动机器人的避障问题是移动机器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给定的移动机器人避障问题,探讨了最短路径及最短时间路径的路径规划问题.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建立了简化的路径网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消费能力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之国内食品、用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进口快速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
臭氧(O3)有着极强的氧化作用,它不仅可以瞬间杀灭致龋菌,还可以作用于其代谢产物及相关的生物分子和蛋白。可以改变龋损组织的微环境,促使再矿化作用占主导地位,阻止龋进一步
霍夫曼是德国浪漫主义后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和其他浪漫派作家一样,他的作品总是富于想象色彩。在对奇妙、不可思议的事物的描述中,读者常常可以感受到阴森可怖的气息。但霍夫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于2013年2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是朝鲜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要的产物。从内因上讲是为了巩固政权、增强国家凝聚力。就外因而言,是为
预先行使自卫权在1837年“加罗林号事件”中被首次承认合法性,传统国际法认为满足“加罗林原则”中的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预先行使自卫权就是合法的。但是二战过后,成立了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