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钛及钛合金因其比强高、耐腐蚀性好、密度低等特点,所以钛及钛合金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发展的激光立体成形技术由于可以实现复杂结构零件的快速、近净成形,因而在材料加工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使得激光立体成形钛合金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激光立体成形特有的快速熔凝特性以及复杂热循环历史行为,使得激光立体成形试样组织往往表现为外延生长的柱状晶形貌,且柱状晶优先于热扩散方向生长,在<100>方向存在明显的织构。由于织构较强的各向异性,导致激光立体成形后试样的强塑失配。针对此问题,基于等轴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如何将各向异性较强的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成为了关键。对于现有的合金体系而言,Ti-15Mo合金由于其高的强度以及低的弹性模量,因此其既可以作为结构性材料,也可以在医用合金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Ti-15Mo合金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青睐。针对上述问题,由于Mo元素与Ti元素为同晶型元素,且两者晶格结构及晶格常数相同,因此高熔点Mo元素可以在钛合金中充当形核质点,基于形核机制的作用下,最终有望实现激光立体成形钛合金的组织等轴化。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Ti-15Mo合金进行研究,以元素混合法制备的Ti-15Mo合金粉末为原料,在相同成形工艺参数下,对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的成形特性、显微组织形成以及力学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成形后的Ti-15Mo合金原始β晶粒形态、晶内亚结构及拉伸断口进行表征,对显微组织形成、拉伸及压缩断裂行为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成形特性、显微组织形成以及力学性能的评价,以期为实现优异的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构件的制造奠定材料科学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三种不同混合方式对Ti、Mo元素粉末进行预处理,包括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直接混合Ti(150μm)+Mo(150μm)以及直接混合Ti(150μm)+Mo(3μm)粉末,获得满足目标成分的Ti-15Mo粉末,并进行激光立体成形实验,对比研究沉积试样的成形特性。结果表明,以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和直接混合Ti(150μm)+Mo(150μm)为原料时,激光立体成形Ti-15Mo沉积效率基本一致;而以直接混合Ti(150μm)+Mo(3μm)为原料时,激光立体成形Ti-15Mo沉积效率显著降低。原因在于以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直接混合Ti(150μm)+Mo(150μm)为原料时,两者的粉末颗粒尺寸及运动状态一致,所以两者的激光立体成形Ti-15Mo沉积效率基本一致。然而,以直接混合Ti(150μm)+Mo(3μm)为原料时,3μm微小Mo颗粒难于突破熔池气液界面进入熔池,因而易于粘附在熔池尾部而形成表面粘粉,降低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因而导致沉积效率的降低。(2)探讨了不同元素粉末混合方式下,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原始β晶粒形成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元素粉末的混合方式对沉积试样的显微组织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直接混合元素粉末Ti(150μm)+Mo(3μm)为原料,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从底部至顶部区域均由外延生长的β柱状晶组成,仅在试样的最顶部存在少量的等轴晶,原始β晶粒内部有明显的胞状晶存在。然而,以直接混合Ti(150μm)+Mo(150μm)和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为原料时,由于高熔点不完全熔化微小Mo颗粒的异质形核作用,使得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组织由类等轴晶和等轴晶组成,且β晶粒内部仍有胞状晶存在。(3)在激光立体成形条件下,针对成形试样的实际尺寸以及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等,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激光立体成形过程的热循环曲线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复杂热历史条件下,激光立体成形过程中热循环积累仍有利于Ti-15Mo合金亚稳ω相的形成。(4)对比不同元素添加方式下的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的沉积效率及显微组织可以发现,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为原料可以实现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的组织优化。室温拉伸结果表明,以粘结包覆Ti(150μm)+Mo(3μm)为原料的激光立体成形Ti-15Mo合金的延伸率(δ)达到锻件标准的同时,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高于锻件标准,抗拉强度(σb)为887.7MPa,屈服强度(σ0.2)可以达到731.5MPa。同时根据研究表明,拉伸过程中{332}<113>孪生机制的形成,是其表现出优良室温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和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电网的稳定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需要一定量的无功功率电源作为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使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增多,从而导致部分直流送端的交流网架结构相对薄弱,对直流系统无功/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电网容量的增大使得线路上传输的无功功率增大,故障后所需的无功功率支撑也变大,这些都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严重恶化。提高直流弱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是用波形钢腹板代替混凝土腹板改进后得到的箱梁形式,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建成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但是其剪力滞效应始终困扰着桥梁建设者,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桩荷载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可靠,研究不同土体中桩荷载对既有隧道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就显
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中职教育则是职业教育的起点与基础。《计算机绘图》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教学依旧遵循“讲授---演示---操作”的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效果并不够理想。因此,对《计算机绘图》课程进行改革,寻找一种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任务。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中职教育中,推动了中职教育的改革,成绩斐然。然
海雀稗是多年生禾本科暖季型草坪草,多生长于沿海地区。它具有耐盐、耐镉、耐干旱等多种优良的抗逆性。然而,对国内的海雀稗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耐盐性的研究却报道较少。本研究运用形态标记和SSR标记来分析国内外海雀稗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些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分析耐盐性与植物中Na+、K+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盐胁迫下海雀稗的离子调节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雀稗种质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目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发生在高等生物RNA中最为普遍的修饰,也是当前RNA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修饰过程动态可逆,是由“编码器(Writer)”、“消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膨胀,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巨大压力。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支点城市,近年来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不断增长、机动车总量位居全国第八,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难等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信息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交通应运而生,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提供了新的手段。西安市自201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诱发的疾病给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
现代物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着生产与消费、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带动性。近十几年中,随着新零售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更成为众人瞩目的产业,产业价值凸显,成为中国商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但是,随着国内现代物流业市场的发展逐步的接近饱和,例如快递类物流市场和零担类物流市场,以及现代物流企业为客户所能提供服务模式高度重合,都使得物
随着电力泛在物联网、智能电网以及“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230MHz电力无线专网规划成为支撑三型两网的重点工作。基站部署和频谱规划对建设电力无线专网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进行更高效的规划。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分析总结了电力无线专网中的业务需求、基站部署和频谱感知技术,研究了机器学习算法包括遗传算法、k-近邻、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在电力无线专网规划中的应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