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开放、多元、平等、共享、联通是它的代名词。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资源更新速度飞快,使得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小学课堂里,教学的内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日益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化,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悟,体验教学由此被放在了中小学教学的突出位置。然而,当前体验教学在实际的运用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多种体验方法的滥用等,为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体验教学亟待变革。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互联网+”时代中小学体验教学变革进行探讨,梳理体验教学的发展历程,深入课堂了解体验教学的实施现状,分析“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体验教学的变革路向和变革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第二部分:体验教学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法系统梳理中外“体验”的教学思想及体验教学的发展历程。“体验”的教学思想渊源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的教学思想。体验教学经历了体验的户外训练、从户外训练到体验学习、从体验学习到体验教学以及体验教学的繁荣等多个阶段。第三部分:“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体验教学的变革是大势所趋,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必要性上,从“互联网+”对课堂教学冲击以及当前体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形成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对教学理念的冲击、对教师角色和专业素养的挑战、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对师生交往关系的弱化。与此同时,传统体验教学实施不当使变革成为迫切需求。体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互联网+”和体验教学内涵的失真;教师角色操作的失衡;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调动的失效;教学过程体验的失当;教学评价和课堂管理的失措。在可行性上,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为体验教学变革创造了完备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发展变化中的师生成为体验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力。第四部分:“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的路向。基于前文对体验教学的历史寻根和现实考察,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的机理,同时进一步探讨体验教学变革的指向。在“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的指向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体验由浅层向深层进阶以及教学评价与管理的重构。第五部分:“互联网+”时代体验教学变革的原则和策略。要实现体验教学的顺利变革,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此外,要调动变革的内发力量,使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方面形成变革合力,共同促进体验教学的变革。教师方面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信息素养的优化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学生方面要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学校方面要营造变革的支持环境、引导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体验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生命价值。在在“互联网+”时代探讨中小学体验教学的变革,能促进体验教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