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组合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结合的声音特性研究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ekinh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类电子音乐(Mix. Music)作为当今电子音乐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兼容着传统的“音符”式写作与现代的“音响”式创作两个层面,其不仅需要传统音乐写作理念的“传承”,同时也伴随着新时代、新科技、新理念的“创新”。无论是传统音乐音符式的写作还是电子音乐的“音响”式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声音的艺术,而对声音特性的了解无疑是电子音乐创作之根本。本文以“传承”和“创新”两个切入点为研究重心,以传统打击乐和电子音乐两个层面的独立分析为研究方法,深入阐述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中非乐音类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声音组合特性。纵观电子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无论是早期的具体音乐作品还是当今的计算机音乐作品,“噪音”艺术化是其最大的声音特性,而非乐音类打击乐最具标志的“音响化”声音特性与电子音乐的声音特性如出一辙,两者声音既独立又统一。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首先,是混合电子音乐与组合打击乐各自的发展概述以及本文分析研究的音乐作品阐述;其次,是组合打击乐与电子音乐各自的声音特性阐述以及两者声音组合形式的总结;再次,是深入对比分析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作品,透过作品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分析研究其中的声音特性、声音“文化”等多方位的“微观景象”,间接影射当代混合类电子音乐中声学乐器与电子音乐声音的深层关系;最后,是归纳总结组合打击乐与电子音乐声音组合的特性探索以及在实践创作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对三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结合实践创作经验,对打击乐以及电子音乐的声音频率、声音形态、声音材质、音响空间、音色等多层面的声音特性研究,分析和总结出组合打击乐与电子音乐声音的“个性”与“共性”,并探索打击乐与电子音乐在创作中声音组合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形态关系、动态关系等更多可能性,使两者无论在声音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得到更好的融合。通过对整个论题多方位的分析研究,笔者对组合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组合总结出三个主要特性,并以此间接映射混合类电子音乐中声学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结合,从声音层面、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不同的组合特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就CMT电弧增材制造高锰铝青铜的研究现状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本研究内容的历史脉络,了解CMT电弧增材制造高锰铝青铜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成果,并分析该研究现
传统的决策支持模型均基于数据库表存储的静态业务数据。为了能够支持业务扩展和变化,在本课题提到的病人电子档案系统中,采用数据库表来存储动态的业务数据。两种业务数据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教育在这30年中,从恢复重建到自我变革,并逐步打破封闭格局走向开放,这一历
针对HXN3型内燃机车部分从动齿轮与轮轴过盈配合不紧密的问题,分析与实物检测发现EMD从动齿轮内孔淬火后硬度仍然偏低,因而开展了关于EMS-157材质淬火属性的初步研究工作。通
<正>一、引言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其中实践教学环节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实践教学大多已完成了手工系统向计算机系
针对传统电路板组件功能测试仪器方面的不足,例如测试平台不统一、软件开发周期长、测试项目少且数据不精确,数据采集方式落后等,以电子式电能表为例,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软件
2004年3月24-26日,"强化精神文明学科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最早开展之列的佛山市举行.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的形成和深化过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然而,我国近年来信用缺失的现象愈演愈烈,已严重损害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文拟对我国的
磁体有永磁体和电磁体之分。其中具有特殊功能的永磁体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天然磁铁矿制造司南。到了宋代,人们用钢针磁化
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催生了历史学科的专业英语教学,其改革目的在于完善高校历史学科英语教学结构;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师资;拓宽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