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医疗差异却很明显。WHO在《2008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初级卫生保健作为人为本的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1个成员总体绩效评估中,中国列144位,在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中,中国列188位,即倒数第四,这些数据与中国的国力相去甚远,医疗事业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关于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已迫在眉睫。家庭医生制度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家庭医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研究对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及社区负责人进行问卷调研、访谈来研究影响居民签约的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一些建议与措施。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效果好、中、差的3个区县9个社区卫生中心作为样本区县和样本社区卫生中心,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561名社区居民和118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分析、?~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社区卫生中心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当前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与机遇。对社区居民进行基本情况的调查中,签约居民397名,非签约居民159名。其中沙坪坝区土湾社区签约人数最多,巴南区花溪卫生中心签约人数最少。女性占签约居民多数,占比54.2%。签约居民多为中老年人,签约居民职业多为教师群体。非签约居民多数为男性,职业多为工人或个体。100%的签约居民听说过家庭医生,85.5%的非签约居民听说过家庭医生,但对家庭医生的具体工作却不甚了解。77.3%的签约居民愿意续签家庭医生,78.0%的非签约居民愿意签约家庭医生。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影响签约居民续签家庭医生的因素主要是对地点、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影响非签约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因素主要是是否赞同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对家庭医生具体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情况等因素。对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可知,女性占比较大,为69.5%,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大多为初级职称。大多数家庭医生所在的社区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但是由于家庭医生人数较少,社区居民人数庞大,工作压力较大。对社区负责人进行访谈可知,样本社区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在20%-30%左右,与北京、上海的家庭医生签约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也说明了家庭医生制度在重庆的发展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因素还是主要围绕在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度及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上面。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有一定的认知度,但都并不深刻,影响了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同时,社区居民还十分看重家庭医生诊疗质量。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家庭医生宣传活动,多开展宣传义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认知度。同时,加大家庭医生培养力度,提高家庭医生待遇。政府还可以构建相应的奖励机制和配套的体制,引导家庭医深入家庭医生服务,保证家庭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与后勤保障,继续深入发展家庭医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