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分散经营,使土地日渐细碎化,生产成本升高,土地产出率下降。为了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但随着流转的进行,出现了权属纠纷、改变土地用途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既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又能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托管应运而生。近年来,沈阳地区为了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也推行了土地托管政策。本文研究沈阳地区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地区土地托管的客观规律,为推行沈阳地区土地托管的进程提出具有价值的对策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出沈阳地区土地托管的概况、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梳理调研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选取可能对农户土地托管意愿有影响的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选取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7个,分别为户主非农就业容易度、是否缺乏农机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作物种植收益、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托管价格、缴费方式。其中,户主非农就业容易度、是否缺乏农机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作物种植收益、缴费方式与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成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托管价格与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成负相关关系。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沈阳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5方面对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农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引导农户就近非农就业;加强托管组织的服务;完善土地托管的政策法规;加强金融扶持,创新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