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锡(Organotin)可强烈地杀灭真菌、虫体以及软体动物,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涂料添加剂广泛用于防止海洋附着生物对船体、鱼网、钻井平台等的污损。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是其中应用最多、效果最强的一类。然而由于其不断释放入周围水体并沉降入海泥中,对其它非目标性生物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害。三丁基锡还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可导致贝类畸形、牡蛎发育异常、腹足类动物性畸变(Imposex)。三丁基锡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有机锡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受到各国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由人为因素而导致大量进入海水环境的毒性最大的化学品之一,许多国家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和禁止有机锡在海洋中的使用,目前已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归入持久性有毒物质(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之一,国际海事组织已经规定2008年后停止使用。尽管人们可以减少三丁基锡从涂料中的释放量,但是三丁基锡能够在海泥中高浓度地保留许多年,尤其是在一些海湾地区。对三丁基锡的研究报道多是关于免疫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研究,对三丁基锡的遗传毒性以及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少,而且多是关于水生生物。有研究者以贻贝(Mytilus edulis)和沙虫(Platynereis dumerilli)两种腹足软体动物为实验材料对三丁基锡进行了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彗星电泳试验及微核试验,发现其具有遗传毒性,但诱导遗传毒性的剂量与存活率的剂量非常接近,因此亟待采用其它种类的生物进行遗传毒性的研究。每种遗传毒性评价试验都能反映特定的遗传学终点。但任何试验都不能反映全部的遗传学终点,因此,对化合物的遗传毒性评价需要进行试验配套,即采用遗传学终点相互互补的试验进行联合评价和研究。在配套试验中,应包括体内试验(in vivo)和体外试验(in vitro)、真核细胞试验和原核细胞试验。因此,为对三丁基锡进行较系统的遗传毒性评价,本研究以甲氧化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MO)为对象、采用了包括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