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歇低氧对牙周炎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IL-18、HIF-1α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潜在危害多组织器官,多学科交叉诊疗为特点的疾病。因其较高的发病率,人们健康日益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其潜在危害大,所以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慢性间歇低氧是OSAHS主要的病理特点。慢性间歇低氧通过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形成的系统性炎症,被认为与多种疾病相关。而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疾病。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OSAHS与牙周炎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但是OSAHS和牙周炎发病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通过建立慢性间歇低氧下的牙周炎大鼠模型,检测慢性间歇低氧对IL-18、HIF-1α的影响,初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分为4组,即A组:常氧对照组(常规喂养),B组:常氧牙周炎组(上颌双侧第二磨牙颈部结扎),C组间歇低氧组(置于模拟OSAHS的间歇低氧舱,每天8h),D组:间歇低氧牙周炎组(处理同B组+C组)。实验周期为8周。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对牙周检测各相关指标,用ELISA法测定4组大鼠牙龈及血清中IL-18和HIF-1α的浓度变化,并分析附着丧失与其的相关性。结果:1.建模8周后,AL的统计结果显示:B、C组的AL值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D组的AL值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以A组最低。BI的统计结果:A组与C组之间、B组与D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于A组,D组较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4组大鼠中,D组大鼠出现最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影像学显示根分叉暴露且伴有垂直型骨吸收。3.C组IL-18、HIF-1α浓度要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IL-18、HIF-1α浓度要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D组大鼠AL与IL-18、HIF-1α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本实验间歇低氧条件下,成功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在慢性间歇低氧下,牙周附着丧失增加,并且与牙龈及血清中IL-18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