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籍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型设计及应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笔者通过参加多个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之后,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传统的地籍管理模式已经在众多方面显示出其不足之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小城镇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籍管理部门亟待用统一模式来管理城乡地籍,以实现城乡地籍的一体化管理。 论文在考证了国内若干个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技术、规程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把握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文章主体部分从分析传统的地籍管理模型的不足入手,提出了城乡地籍一体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然后逐一进行分析,在基于地籍要素的空间概念支持下,对城乡地籍对象进行了抽取,并讨论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已有的地籍管理单元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广义街坊”和“广义宗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并结合ESRI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讨论了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的设计,最后结合江阴市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数据库设计的具体应用。 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基于地籍要素的空间概念支持下,提出了“广义街坊”和“广义宗地”的概念; 第二,在“广义街坊”和“广义宗地”概念的支持下,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模型,并结合Geodatabase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的设计,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城乡地籍数据的统一存储。第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设计和构建了一个成功的实例系统——江阴市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并提出了一体化的数据分层和要素编码、一体化的用户权限管理、一体化的成果输出和一体化的数据变更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地籍管理部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其他文献
根据连续多年监测获得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植被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变化显
依实际调查,针对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拦挡设施高度偏低的现象,分析了影响高度确定的因素。将影响拦挡设施高度确定的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因素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小,动态因素
采用生物氧化过滤的方法对地下水除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滤柱生物除铁的影响机理。在进水Fe^2+的质量浓度为4.3mg/L,pH值为6.4~6.6,水温为23~25℃,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1.5mg/L,滤速为8m/h的
台湾居民具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国公民,理应根据《宪法》规定赋予其平等权,依法与大陆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随着30年来两岸关系的交流与发展,台湾居民在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和
日前,经国务院审定,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辽宁大黑山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国办发[2013]48号),福建新建闽江河口湿地和茫荡山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福建省林业系统第十
身价仅次于"忘不了"苏丹鱼,又名"皇帝鱼",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苏丹鱼属鲤科鱼类,其食性为杂食性,易饲养。在东南亚国家,苏丹鱼既可作食用鱼开发,又可作观赏鱼养殖。
<正>对于互联网金融今后的监管思路,在政策发布后召开的记者会中,监管层明确表态将坚持底线监管思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列了12项负面清单,但在这次的《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