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电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加快了国家经济建设,规范了社会管理,但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电磁噪声、无线电干扰、强电磁辐射等,日趋复杂电磁环境使得全国各地区无线电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无线电监测网建设的规模、投资额度在整个无线电管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甘肃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在《甘肃省“十二·五”无线电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将无线电频谱监测网络规划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并明确了首先研究兰州地区无线电监测网络规划,并逐步向全省过渡的方案。基于此目的,我们提出了甘肃省无线电监测网络及频谱规划平台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适合甘肃地区的无线传播路径损耗模型,一个地区传播路径损耗模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无线频谱监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和投资是否合理。无线传播路径损耗模型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已有Okumura、 ITU-R.P526/ITU-R.P1546、algish-Bertoni、Walgish-IkeGPmi、Hata、Egli等众多传播路径损耗模型发布或在国内实践中得到应用。结合我省特有的电磁环境、地形地物、气象条件等情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场强数据对比,建立适合我省电磁波传播路径损耗模型,为频谱监测站的规划、选址、建设提供决策上的依据和帮助,为电磁环境监测提供一个高效、直观的管理平台。(2)确定无线电频谱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和监测概率,指导各级无线电监测站的建设。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规划仅限于指定频段,无线电频谱监测网络涵盖范围是20~3000Mhz全频段。监测站站址选择将决定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和监测概率,其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无线电接收信号,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射信号不同。(3)结合无线电监测和管理,实现强大的无线电数据信息管理功能,包括监测站、移动台站机、高增益天线天线、各型设备等站台信息、地理信息、微波链路等,为无委、电信、广电、军队等部门的无线电规划、监测和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