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速,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成为了衡量地区旅游业发达与否的标志。同时由于在国内,滨海旅游产业规模增长和有限的市场需求增长的不均衡,导致各滨海旅游目的地间竞争加剧,提升滨海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势在必行。因此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开始重视起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旅游学、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洋旅游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区域旅游、海洋旅游、区域旅游竞争力等基本概念,探讨了影响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竞争力的要素,并借鉴波特竞争力模型、竞争力模型等,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从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力,旅游资源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评价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二级指标以及14个三级评价指标,对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样本城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3个二级指标指:一是旅游资源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潜力;二是旅游发展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和旅游开发的活力;三是旅游环境竞争力,反映出城市旅游发展的约束状况。14个三级评价指标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以上景区数量、人文旅游资源、海岸线长度、国家级、地方及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旅游业总收入占城市GDP的比重、入境外汇收入、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旅客周转量、住宿餐饮业零售额、沿海节庆活动、滨海城市空气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通过对各城市旅游发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各个城市的优劣势,提出了抓住机遇提高旅游竞争力的相应对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优化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拓展引资融资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半岛滨海旅游一体化建设,全方位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旅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