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关于文学翻译的标准、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再掀高潮。关于翻译标准中“忠实”这一度的把握国内学者开始又有了新的认识,“创造性叛逆”又点燃了学者的热情,“忠实”与“叛逆”的讨论如火如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战略又再一次吹响号角。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埃斯卡皮,1987:137)谢天振教授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并将之引入介绍,在他的著作《译介学》(2013)第三章中对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做了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媒介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随后,学者董明也在其著作《翻译:创造性叛逆》(2006)中对创造性叛逆与语言、理解、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创造性叛逆是客观必然的。莫言的获奖离不开他的译者,葛浩文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葛浩文已经翻译出版了莫言的七部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学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赏。本论文以葛浩文翻译的《丰乳肥臀》为研究案例,以创造性叛逆为理论指导,以创造性叛逆的三个特征——个性化翻译、误译、编译为研究途径,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习语的翻译、具有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的分析探讨个性化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通过对译本中有意识误译、无意识误译以及语言层面语篇层面漏译的分析探讨误译途径中的创造性叛逆,通过对结构的重构、逻辑的重整以及增译的分析探讨编译途径中的创造性叛逆。最后得出结论,创造性叛逆并不是一种真正意译上的背叛,而是另一种忠实,对读者和对作者的忠实。鉴于葛浩文译本为莫言作品海外传播与接受取得的巨大成功做出了不小贡献,本论文试图通过《丰乳肥臀》这一作品的研究分析,探讨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出有效的途径推动中国文学更好的走出去。本论文从译介主体、译介媒介以及译介接受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通过莫言作品的成功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